道路宽敞,环境整洁,步道座椅随处可见……走进昌平区城南街道昌盛园社区,一派雅致宜居的新家园景象。谁又能想到,一年半前,这里还是围墙高筑、环境脏乱的“大杂院”,社区内更有不少一层外接、顶楼加盖的违建。
从治理过程看,昌盛园社区改造的关键是打通院墙、统一规划,但施治难点也在于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拆墙。昌盛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小区,基于复杂的产权管理,本就不大的区域还硬被圈出了36个小院。随着时间推移,居民们的生活状态有了落差,对身边环境的想法也愈发不同——小院环境脏乱的,期待赶快改造;可秩序还不错的,却担心因此受到影响。针对这样的心理顾虑,街道组建了项目专班与各方反复协商,小到车位划分,大到房价影响,把现有问题、未来忧虑一一解惑,心结打开了,工作开展自然水到渠成。
昌盛园“焕新记”充分说明,推倒围墙,先得拆掉心墙;共治共享,先得共情共通。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特别是在那些产权归属复杂的老旧小区,人员构成多元、繁杂琐事不断、争议问题累积,常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物业公司的聘请与监督,老旧楼体的修缮与加固,到公共设施的维修与保护,走廊楼道的安全与保洁,甚至垃圾桶的摆放、充电桩的设置、健身器材的分布等细碎安排,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立场,利弊权衡不是几句话就能扭转的。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好事办好的关键是把人心安顿好,硬干不仅吃力不讨好,更可能形成新的纠纷。
更要看到,各家各户的心里,其实装着的都是对身边环境改变的期待。如何将这些期待充分聚合起来,化为一致改变的合力,须得有一套权威有效、平衡利益的沟通机制。在这个问题上,借助党建引领的力量,发挥物管会、业委会的效应就显得十分关键。此前,本市一些社区设置了社区专员、社区书记工作室等作为建议的“传声筒”“汇合点”,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其办事效率。可见,不厌其烦地把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在前头,再难解的问题也能找到破解的线头。
治理工作的成果看得见,同时倾听心声、推动沟通也是取得信任、建立信心的过程。期待相关方面优化沟通方式,把好事办到居民心坎上,由一个议题推动更多难题破解,形成治理的良性循环。
(原标题:拆围墙先要拆心墙)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关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