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晚间和周末开展勘查、调解、开庭,解决公众因上班请假不便、农忙无法及时参与诉讼等问题,今年三月,密云法院设立夜间法庭、周末法庭,作为“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将便捷的司法服务送到公众身边。
云端审理高效疏导矛盾
3月8日,巨各庄法庭副庭长李兴红通过“夜间云法庭”,线上调解、妥善化解一起涉外离婚纠纷案件。刘女士移居希腊,与在国内的原告王先生聚少离多、常年分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王先生因此起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解除婚姻关系并解决子女抚养教育问题。考虑到刘女士现居希腊,因地域和时差问题,无法在北京时间白天参与线上庭审。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承办法官决定利用晚上下班时间,组织双方线上开庭,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在法院的主持下,一起开庭难、诉讼成本高的涉外离婚案件,最终通过“互联网+调解”模式成功解决。
“群众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立案庭负责人王雪利用“线上午间法庭”和“线上夜间法庭”,在一天内妥善化解了两起纠纷。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占用上班时间处理纠纷。了解这一情况后,王雪法官立即为他们安排了晚上下班后的时间线上开庭。通过近两个小时的对账,厘清了几十条转账记录,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巡回办案化解辖区纠纷
在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中,两名当事人年迈体弱、行动不便,而且视听能力较差,无法到法庭参与庭审活动。溪翁庄法庭单青林法官决定到当事人家中,帮助其参与诉讼。经与老人的子女协调,法官针对两位当事人的需求,最终决定采用“上门工作+夜间法庭”的形式开展审判工作。
当事人曹某一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无法到法庭,法官便在晚间到其家中单独为其开庭。尽管存在老人听力下降、不了解法庭程序和专业术语等困难,但在法官的耐心解释和曹某一家人的帮助下,老人就关键的证据质证和辩论意见环节完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顺利完成了此次诉讼活动。
当事人曹某二年龄较大、腿部患有疾病,为了补充质证,单青林法官带领团队到老人家中组织谈话,把涉案证据一一向其出示,因曹某二视力较弱,法官便耐心地向其解释涉案证据的内容。
作出判决后的一天晚上,法官特意将裁判文书亲手送至他们手中,对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进行详细说明。“这类问题多涉及继承、婚姻等家事纠纷。把法庭搬到争议现场方便群众诉讼,同时,也能使当事人更信任法官、法官更了解案情。”单青林法官介绍道。
假日法庭惠及乡里乡亲
“太好了,我周末有时间回去开庭!”3月10日,当在市区工作的张某正为无法请假应诉而苦恼时,西田各庄人民法庭的李元轮法官打来电话,告知他可以把开庭时间确定在周末。
在审理有13名原告的土地恢复原状纠纷系列案件中,因该系列案件当事人人数众多,被告有三个主体,李元轮法官前期多次尝试安排庭审,均因代理律师中有人有其他庭审安排未能完成。因在工作日难以协调开庭时间,全部到庭较为困难,为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李元轮法官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开庭审理该系列案件,庭审持续3个多小时,最终顺利完成。
本该休息的周末,法庭里却有不少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在接待群众,或在组织调解,或在开庭审案。法槌发出清脆的响声,夜以继日,周而复始,一直守护着这里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