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俄乌谈判已接近达成协议,和平曙光似乎即将到来。可就在国际社会为局势趋稳而充满期待时,有人却又开始拱火递刀子。
美国五角大楼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一笔新的价值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无人机、装甲车和机枪。根据这项计划,美国将从制造商那里采购军火,而非从美国军事库存中提取。与此同时,一些美国智库和媒体更是疯狂为战争摇旗呐喊,建议乌军和外国雇佣军在西方支援下,与俄军打一场耗时持久的游击战。至于乌克兰有多少民众将因此伤亡,国家将如何变成焦土,他们只字不提。对此,有正义人士一针见血指出,西方企图把乌克兰变成“第二个阿富汗”。
美国不停火上浇油,生怕这仗打得不够大、不够久,表面上看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深究起来,其实与其军工复合体的国家本质有关。所谓军工复合体,是指由美军事部门、军工企业、国会及国防科研机构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并有着复杂的历史演进。二战期间,美国军工“五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共拿到美国政府各类合同总值的2/3。从这时起,尝到战争甜头的军工企业,就开始与美国政府的利益捆绑。说白了,就是斥巨资游说政府,让白宫觉得这仗得打、这钱得花。等到“冷战”时期,美国军队、军工企业、政府、国会进一步密切合作,并将势力延伸到媒体、智库。简单来说,美军要先进武器装备和更高待遇,军工企业要订单,国会议员要选票,科研机构要经费、媒体要流量……各方利益需求相互勾连,一个靠战争及军备竞赛发财的“利益共同体”就此形成并不断强化。
军工复合体是美国独有的现象,它又是怎样捞金的呢?美国国防部前官员生动指出:寻找敌人,没有敌人就制造敌人。可以说,战争祸乱之于美国军工复合体,就如同猎物之于吸血鬼。而为了在全球煽动更多祸乱,山姆大叔频频祭出“三板斧”:
一为拉帮结派。具体表现为在国际舞台大搞阵营对抗,要么挑动他国核心安全诉求,导致冲突加剧、热战发生;要么渲染安全焦虑,敲诈盟友加大防务开支。比如,“冷战”结束后,美国违背“北约不东扩”承诺,开出各种空头支票“引诱”乌克兰加入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再比如,特朗普在任期间,明确要求北约成员国一律将本国GDP的2%用于国防开支,与美国共同承担应有国际责任,当年英、法、德等国均加大从美国的军火采购力度。
二为价值兜售。美国一贯自诩“人权教师爷”“民主卫士”,并将“不合己意者”妖魔化为“异类”,为日后发动战争、经济制裁制造正义借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伯之春”,二十年来,美国以“民主”“自由”等幌子,接连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煽动颜色革命,以其他国家的生灵涂炭,换得军工复合体的盆满钵满。相关数据显示,五大军火巨头从美国为阿富汗战争投入的资金中获得超过2万亿美元的收入。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舆论场一度流传如是说法:“俄乌冲突一爆发,五角大楼、K街、军工企业及整个国会大厦内,都在悄悄开香槟庆祝!”
三是代理扶植。越南战争时扶持“南越”,入侵阿富汗后扶持亲美政权,在乌克兰煽动“街头政治”后将自己人扶上位……在此过程中,美国还不断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甚至就连基层士兵的日常训练、武器操作都有美军顾问手把手教学。
“吸血鬼”大发战争财,代价却是一出出国际政治悲剧,触目惊心的人道主义灾难。阿富汗战争20年,共造成3万多平民死亡,1100万人沦为难民,无数人在饥饿边缘挣扎。俄乌冲突以来,战争危机被无限放大,开始演变成“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抗议用不起电、加不起油的示威活动此起彼伏……放眼美国国内,美国百姓也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7.9%的通胀率下,美国人民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贫富差距、族群矛盾仍然在不断扩大。讽刺的是,在美国因新冠死亡人数突破百万之际,民主党竟将156亿美元的疫情应对开支改头换面为军费补充项。
美国军工复合体究竟还能走多远?好战必亡,这是历史早已给出的答案,而未来也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评论员 雨馨
编辑 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