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正式在京成立。该联盟由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家级专业机构发起成立,汇聚了国内网络安全领域顶尖院士专家,以及来自产学研用各领域近百家单位,旨在汇聚网络安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交流促进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成果转化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提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将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前瞻布局。要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前沿理论探索,着力突破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技术,创新网络安全服务模式,探索开展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构建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尹浩表示,专家委员会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强力量统筹和品牌建设,要切实把握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瞄准重点难点,着力破解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使提出的咨询建议更加符合产业所需,更具操作性、建设性。
在会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结合当前国际网络安全态势及我国冬奥网络安全保障“零事故”经验,为助力我国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议。他提出,冬奥期间网络安全保护方面零事故的“中国方案”成功经验不仅为国家重大安保活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重要实践,更为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启示。
资金投入方面,他建议明确网络安全投入占比不低于10%。本届冬奥网络安全投资约占信息化投入的15%,这是冬奥网络安全“零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称,目前只有工信部明确指出,电信等重点行业的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要达到10%。齐向东表示,国际方面在网络安全上的争端已经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敲响警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发文,提升重要系统的网络安全投入占比。
安全规划方面,齐向东认为,应按照统一的框架进行系统性、全局性规划。安全技术方面,要加快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国产品。网络安全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可控技术研发,实现网络安全产品的自主可控。他提出,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冬奥期间我国网络安全保障“零事故”是网络安全“中国方案”的胜利:高效指挥、快速协同的“中国制度”,系统性、全局性网络安全规划的“中国架构”,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产品”,史上最快应急响应服务体系的“中国服务”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