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5年的整体保护修缮,素有“京西小故宫”美誉的万寿寺预计今年内重新开放。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所在地,5个基本陈列将同步揭秘。该馆馆长王丹透露,第一阶段主要恢复开放中路的大部分古建及东路的方丈院,其中包括11个展厅。
新发现文物首秀
记者在艺博修复室里看到,一件近6米长的清代织金经幡正在“抢修”。该馆副研究员刘远洋手持镊子,将长幡粘连打结的线头一点点拆开。她解释,这件文物存在破损和前人不当修补的痕迹,需要先除尘清理,再用桑蚕丝绕成的丝网进行加固修补,“后续还会用天然染料对丝线进行染色。”
“修复后,这件经幡将作为万寿寺历史的见证物,在天王殿展出。”王丹介绍,推测它是皇家举行庆典时垂挂在大殿里、或挂在经幡柱上的。重新开放后,天王殿将展示万寿寺的历史与文化,“修缮中发现的文物将亮相展厅,结合多媒体影像资料等,向观众讲述它们的故事。”
大雄宝殿内原状陈列的22尊佛造像完成了全面“体检”。经过除尘处理、探查病害,修复师正在对造像表面不同程度的裂隙进行修补,后续还需彩绘随色,并进行封护。同时,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将作为馆藏佛像艺术展厅,展示74件历代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
万寿阁定展“吉物咏寿”
一批古建内的展陈主题已经敲定。
历史上作为皇室祈福场所的万寿阁,每一层空间都将充分利用。一层展出基本陈列“吉物咏寿展”,70余件套文物是古人为祈福健康长寿的吉物;二层打造成“学者书屋”,向观众开放专家学者捐赠给博物馆的历史文博领域藏书。
王丹说,古建筑精巧的结构也是展品。“我们会用玻璃保护住二层内所有的木结构,供观众欣赏。”万寿阁三层空间是“青年论坛”,将作为容纳四五十人的多功能厅,举办学术论坛、各类主题沙龙等。
大禅堂及东西配殿将作为艺博书画馆。“计划每三个月更换一期展览主题。”王丹透露,“万几余暇”是开门首展,展出馆藏皇室书画作品。之后,还将推出京派书画展、扇子展、“器藏清雅”书画中的器物展。
方丈院修缮后首次开放
一度在万寿寺内“沉睡”的古建将焕发生机。
万寿寺东路的方丈院在修缮前是大杂院。首次开放后,这里将作为家具馆,展出48件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家具。王丹说,这批家具也是首次展出,包括清代皇室大型的硬木雕花穿衣镜等。
位于东路的鼓楼将打造成放映厅,融入大运河元素,重现“水上御道”历史风貌。王丹揭秘,进入鼓楼,就登上了“游船”,“面前大屏幕放映着万寿寺的历史资料片,沿岸是从古画上提取的运河景色,灯光模拟水面,耳边讲解伴随着潺潺水声,沉浸式体验大运河上的古都文化”。
围绕万寿寺中央的园林景观,艺博将创建社会教育和休闲空间。观众可以在锦绣坊里学刺绣、纺织、染色等一系列传统女工技艺,还可以到斫木堂认识榫卯结构,体验传统木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