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圆满完成“天宫课堂”第二课授课活动后,便开始为“回家”做准备。由于神舟十四号乘组不会即刻启程前往空间站,因此空间站会迎来短暂的“无人模式”,神十三乘组返回地球前,需将天舟三号上的货包、各类产品设备整理到位,同时要把重要样品带回地球。
平时,在空间站内,三位航天员轮流担负准备一日三餐、收集废弃物、整理舱内环境等“家务活”。在轨工作半年,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自然是个不小的数目。以航天食品包装袋为例,“快递小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为航天员提供了超过120种营养丰富均衡的航天食品,以每位航天员每餐进食两包航天食品计算,产生的废弃包装袋就超过三千个。
在太空里当然也要做到“垃圾分类”,航天员产生的残余食品垃圾、卫生用品垃圾以及在轨实验产生的废弃物等,都必须收集分类,分别放置到指定位置。3月31日受控再入大气层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担当了一次“垃圾清运工”的角色,将部分生活垃圾带入大气层,燃烧殆尽。
三位航天员将舱内环境恢复原状,盘点归类、打包“行李”、物归原位,保证物品不会漂浮滑落,并对舱内环境开展全面清洁维护,以控制空间站内的微生物滋长。部分物品将留在“太空之家”,方便神舟十四号飞船乘组“无缝切换”在轨生活。
此外,在太空中开展的科学实验样品、数据、记录材料等也要整理下传或带回地面。据介绍,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期间完成了30余项在轨科学实验,围绕航天员健康监测新技术、科学新知识新发现及数据积累,完成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远的中国空间站内生活,航天员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身体可能出现体液减少、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变化。最直观的现象便是,神十三乘组的三名航天员似乎都“变胖”了,这其实是由于失重导致的体液分布变化。
为了减轻微重力环境的不良影响,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锻炼,在“返航”前还开展了强化锻炼,为返回地面做好适应性调整。地面的保障团队也根据航天员的身体在轨检查情况和获取的数据,针对性调整了航天员在轨身体锻炼等防护方案。
重返地球的旅程充满着挑战,除了生理上的适应性准备外,神十三乘组还要检查返回舱各系统,确保正常工作,对返程的必要操作和应急预案更是要烂熟于心。
临走前,航天员要“关好灯、锁好门”。首先做好空间站的临行状态设置,这项工作将涉及电、水、气、通信等近五十项调整,保证空间站在执行无人任务期间,仍能向地面回传有效参数。在检查无误后,航天员便关闭空间站各舱门,从天和核心舱返回神舟十三号飞船。
系好安全带,检查航天服气密性及设备完好度,确认无误后,神舟十三号就要“开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