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可心
7月14日,360尾北京本地自主培育的锦鳞投放到恭王府博物馆蝠池和金鱼池中,成群的鱼儿舞水弄波,时而回环泳游,时而排成一队,为历史悠久的恭王府博物馆增添了一份生气与灵动。
走进恭王府,穿过典雅大气的古建筑群,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跃然眼前。迈过西洋门,正对门口的蝠池里,胖乎乎的大个头彩鲤成群结队地游弋,时不时将脑袋探出水面,又立马害羞地躲到莲叶下,清澈见底的池水一眼可望到底。
据介绍,这次入住恭王府的锦鳞,包括兴国红鲤、中国彩鲤、金鱼等多个观赏鱼代表品种。个头壮实、颜色艳丽的鱼儿,给这座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更添了灵动。
锦鳞,是我国长期以来对观赏鱼的美称,色彩斑斓的金鱼正是观赏鱼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的北京是中国金鱼的发祥地之一,因为金鱼与“金玉”谐音,寄寓人们对“金玉满堂”“金玉同贺”的美好祈愿,历来就有养殖和赏鉴的传统。至明清时期,皇帝及达官贵人都把赏鱼作为乐事,宫廷金鱼养殖品类更加繁盛,曾有300多个品种。皇宫、王府都会雇请专业的养鱼技人,唤之“鱼把式”,金鱼养殖世家聚居北京南城,如今的金鱼池地区正是因此得名。
此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已先后选送3批锦鳞放流至故宫博物院内金水河以及御花园水池,成为皇城园林的一道靓丽风景,广受游客好评。“将锦鳞引进到恭王府,面临着新的挑战。”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正高级畜牧师何川介绍,故宫里的水系是活水,而恭王府的水池是封闭的,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的情况,迎接鱼儿到来前需要做很多准备。
抑水藻、净水质,首次尝试的新技术让恭王府的水池焕然一新。恭王府博物馆技术负责人介绍,去年,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首次引进了吸磷石,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对比实验,水池长期保持清澈,解决了封闭水池的富营养化难题。
“放流前,技术人员对水体负载量进行详细的测量与评估,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放鱼标准,并经过短暂放鱼试验,验证了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何川介绍,此次放流的锦鲤主要来自北京本地的四家观赏鱼养殖场,均是北京自主繁育的品种。投放以后,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与恭王府博物馆管理人员将继续开展监测,科学细致管理,保证鱼儿的健康成长。
此外,2022年宫廷金鱼特展也将于7月25日在恭王府拉开帷幕,全国选送而来的珍稀艳丽、难得一见的宫廷金鱼将齐聚一堂,再现“木海观鱼”盛景。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