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杨 潘之望
烈日当头,工人一手抡起焊枪,一手举着防护面罩,被太阳炙烤得滚烫的钢筋瞬间迸发出耀眼的火焰,不一会儿,汗水已经浸透了衣衫。7月16日,头伏的第一天,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的650余名工人坚守在建设的第一线。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北京朝阳站(原星火站)被确定为本市铁路对外客运枢纽之一。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包括北侧公交立体停车楼和南侧枢纽换乘大厅。地铁星火站作为地铁3号线、R4线的换乘站,位于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的地下。
“这个项目结构复杂,光是高度不同的层面就有6个,并且大部分工程位于地下。”北京建工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副经理刘耀轩说,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他们将现场分成了12个流水段,采取平行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当前,“向下冲刺”的土方施工已经基本完工,整体项目转向“向上施工”,其中,1、2、3流水段已经冲出正负零,即将进行地面两层的结构施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的场地是一块巨大且极深基坑,坑内基本没有遮挡和阴凉。“头伏一到,夏天最闷热、最高温的时候就要来了。这些天,下工地不到十分钟全身就能被汗浸湿,绑钢筋的时候最‘费手’,不戴防护手套的话摸上去就跟触电似的。”结构施工队班组长寻克现一边说,一边用手抹去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下午2时30分,现场体感温度已达到40摄氏度以上,寻克现正带领着数名工人在一处流水段内进行防水施工前的地面处理。由于他们的衣服多次被汗液浸湿、又被太阳烤干,已经泛起了一圈圈的“盐花”。“大伙都喝点水!”寻克现时刻关注着工友们的身体状态。
据了解,为了应对高温天气,项目部调整了施工时间,每天11点至下午两点的高温时段为工人留出午休时间,遇到高温预警,下午的开工时间还会推迟到三点。同时,施工现场也放置了酸梅汤、绿豆汤以及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的药品,并配有24小时巡视的安全员,防止高温中暑引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