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管弦
(资料图片)
漆,指漆树。从漆树树干韧皮部割取的乳状黏汁之物,也称为漆,即生漆。
漆是天然树脂涂料、油料和优良木材兼用树种,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可谓全身都是宝。
现代真正懂得漆的人并不多,漆也不需要这些懂得。从古至今,漆一直低调、平静、安然、专注、沉着、坚定,她恒久地绽放着光华。
以漆为姓,也有着优雅奢华的低调。这样的低调,才是最经典、最有档次、最有品位的。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国制漆图谱》
漆之美 辉映古今
漆,富有个性。
因为低调,漆被很多现代人低估。这些人常常对漆无视无感,即使知道漆有不易氧化、经久耐磨、防腐防锈等性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器物、家具、建筑物等的涂饰及军工、化工、纺织等行业,但也常常是用过即忘。非但没有感谢之意和感恩之心,还会因接触漆的汁液而出现皮肤红肿、痒痛等过敏症状以及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而对漆不满。
白天不懂夜的黑,古人却懂得漆的美。古人对漆的了解、尊重和善待,令漆始终熠熠生辉。中国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漆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漆树的养生之效,非常可贵。南朝宋时期史学家范晔的《华佗传》记载了漆的奇妙。华佗的弟子樊阿向华佗求教有益健康的良方,“佗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斗,青黏十四两,以是为率。”华佗还说:“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余岁。”青黏是黄精,能够补中益气,强筋壮骨,除风湿,安五脏。黄精被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列为上品。
漆叶与黄精配伍,能够让人长命百岁,是多么令人心怡。漆,便一直在古人手中,尽情展露芳华。他们在漆树树干韧皮部割取生漆,像西晋经学家崔豹撰写的《古今注》记载的那样:“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滴汁则成漆也。”他们把生漆变成干漆入药,发挥干漆通经、驱虫、镇咳的功效。他们从漆的种子中取油脂,制油料、油墨、肥皂;从漆的果皮中取蜡,作蜡烛、蜡纸;从漆叶中提栲胶,作胶黏剂等。他们还把漆叶、漆根作土农药,把木材供建筑用。
漆的外表,也如医药学家以纯实的语言勾勒出的那般干净好看。例如五代后蜀医药学家韩保升说:“漆树高二三丈余,皮白,叶似椿,花似槐,其子似牛李子,木心黄。”这高可达20余米的落叶乔木,花期在每年的5至6月间,果期在每年的7至10月间,常年于端庄沉静之中,透出隽永恒长之美。
夏天,是漆最美的时候。那与漆接触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时候,也多发生在夏天。夏天衣着单薄,更容易零距离接触漆。故而,染漆而致不适的原因,多跟接触者不会防护、徒手接触到漆的汁液以及本身为过敏体质有关,是不能怪漆的。况且,漆本来就不喜欢被无缘无故地骚扰,汁液中含点毒,也是对自身的保护。这独特的个性,令漆清醒而独立,率真而自在。
漆,当然成为古人心中的无价之宝。她展示和延伸的内涵,也合着喜爱她的人的心意。秀外慧中的她,本为阳性树种,又与水这样的阴性物质有关。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漆本作桼……其字象水滴而下之形也。”漆,融合着阴阳,中正安舒,心神宁静,平衡如常。
于是,很久以前,就有以漆命名的河流,叫做漆水(约在现陕西)。神农氏第四十一代孙隐居于漆水,以水名为氏,开创了漆姓,名为漆河。后来,漆河的后人迁徙至河南商丘东北的漆园,漆姓更是在繁茂的漆园中开枝散叶。漆园是中国古代国家设立的专门种植漆树的园子,商周时代就有专门的皇家漆园。
漆,就这样美美地一路走着。看到她时,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词总是跳进脑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真是道出了懂漆者与漆的心声。在漆面前,那词中“料”字亦可省。懂漆者与漆的欢喜互见,是肯定的。
情与貌,长相似。
漆为姓 智慧通达
漆姓,也自然承载着漆性,一代又一代,沿着漆水,奔涌向前。
为漆姓定调的,应数神农氏第五十一代孙漆沔,他有壮志,喜游观,特意到蔡邑谒见神农氏像,通过占卜择定上蔡汶水之阳而居,蔡即成为郡望。“郡望”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让漆姓忠厚相传、诗书相继、文章礼乐、浑厚敦庞之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则数神农氏第九十八代孙漆季高。漆季高出任江西观察史,落户于江西南昌县猪市巷,颇得民心,被尊为江西漆姓始祖。漆季高的兄弟漆季直大约在晋朝永嘉年间以中散大夫身份赴江西豫章(约为现江西南昌)任洪州刺史,晚年辞官归隐,举家迁居筠州(约为现江西高安),至漆季直孙辈漆彬,又迁徙至江西宜丰耶溪河畔,在一片芦苇丛中拓荒筑庐,卜吉而居。江西漆姓从此瓜瓞绵绵,日渐昌盛。漆彬后裔中,民国的漆维青,把漆性发挥到了最好。
漆维青出生在富有的书香门第,父亲漆幺江是“邑附生”。在明清两朝,秀才也分三六九等,“邑附生”是其中佼佼者,属于第三等的秀才,可享官粮。漆维青天赋异禀,机灵过人,虽与前清科考失之交臂,但他昼诵夜读,未尝稍怠,年未及而立,就以学贯古今闻名乡里。
漆维青祖业丰隆,家资富饶,成年后又长期担任钟鸣鼎食的漆家族长,掌管全部家族公产,即便一辈子十指不沾尘埃,也能过着使婢差奴、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漆维青既不做依附祖业家财食利而活之人,也一直避免把家族生意做大,甚至还在早年立下过“勿使祖业家财有所增益”的志向。他自当家起就在县城黄金地段开了一间商铺,经营粮米油盐。而终其一生,他都把这桩生意做得离奇古怪。他的商铺里,每天固定只卖两担粮米、两桶清油、五十包食盐和豆豉,所有商品不但质量好,售价还比别家商铺便宜半成,远近顾客都趋之若鹜,每天一大早,商品即告售罄,商铺随即打烊,人们形象地称其为“露水生意”。
漆维青不但不发大财,还不愿意当官。宜丰民国政府请他当科长或县长,甚至把委任状送到他府上,他都谦辞不受。虽不做官,漆维青却和一些好官一样,哀怜民生之多艰。他以族长身份力排众议一再降低家族公产田庄的租金,有时甚至不收租金把大片田庄送给佃农耕种,只求地有出息,不问收成归属何人。这些家族收益的锐减,使不少坐吃族产红利的家族子弟陷入生存困境,对漆维青怨气极大。漆维青便苦口婆心地晓以大义,筹划、安排这些家族子弟学艺经商,学工学农,另谋生计。他自家漆园中工匠的职位,是他安排就业的首选。他常常带着子弟们看漆树。在漆树旁,他语重心长地说,漆性之定力与坚久,吾等漆姓必学而拥之。
决事如流,应物如响,漆维青的智慧通达、卓识远见得到历史见证。
由县府主持编修的县志,收录了屈指可数的三四家商铺,其中就有做“露水生意”的漆维青商号,“只取薄利,种德于世”的义举,得以流芳后世。
有漆性,得坚久。
漆雕人 漆性高扬
漆,除了带来漆姓,还带来漆雕姓。
确切地说,漆雕反映的是漆造就的职业和形成的文化。
生漆所具有的黏结力、装饰性、保护性等与原始生活资料整合,再融入器具的公用性,注入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孕育产生了漆器,构成了华夏独特的生漆文明,独具东方神韵,开创了漆文化发展的先河。据《周礼》记载,漆器在当时的使用范围相当广,商周时期不仅已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还以松石、碧玉、螺钿、蚌泡等作镶嵌花纹,使得漆器形态华美、意境广阔。
漆雕便是源于这种职业,是以漆来制作、装饰精美实用器皿的工匠之古称。在这些漆器制作工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或技能称谓为姓的,称为漆雕氏,属复姓。
漆雕姓也当然具备漆性,他们中出现了三贤人: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此三贤都是孔子的学生,还组成了“漆雕氏之儒”。其中,漆雕开最为瞩目,他是“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代表人物,被尊为漆雕姓得姓始祖。
漆雕开,字子若(一说字子开),蔡国人(一说鲁国人),其姓也源于漆雕之职业。稍有不同的是,漆雕开是西周时期吴国开国君主吴太伯之后裔。吴太伯的后代中,有擅长制作漆器者,就以漆雕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名称和自己的姓,他们实际上是从吴国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平民化的姓氏群体,以其独有的职业技能为各诸侯国所聘,分布于各地。
漆雕开学识渊博,为人谦恭,坚持侠义,刚正且自尊。他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即正面对人、目不转睛,具正心诚意、坦荡不惧之态,和以正克邪、尚勇守廉之美德。漆雕开比孔子小十一岁,他研习《尚书》,发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他著有《漆雕子》十三篇,深受好评。
学而优不仕,也是漆雕开的原则。孔子曾劝他去当官,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这句话也被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我现在的才能还不足以让天下信服”,也可以理解为“鲁国的君臣不足以让我信服”,总之就是不愿做官之意。而孔子听了,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高兴,更喜欢这个弟子了。
后来,漆雕姓族人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雕氏、开氏,也有故意以音讹简改为柒氏者,还有以谐音简改为刁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而漆姓和漆雕姓,无论如何溯源,都有着相同的本源,那就是漆。
最令人深爱的,还是漆的养生之效。当年,华佗的另外一位弟子吴普,没有像樊阿一样食漆叶养生,只是谨遵华佗教诲,于漆树下习五禽戏养生,就“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漆之益,益天下。
(责编:沈沣 作者: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