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景一鸣 实习生 张冰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北京雨量最充沛的时候,“七下八上”,市民平安度汛,是各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朝阳区和平街街道辖区,老旧小区很多,其中还存在着不少失管居民楼。按照一般流程,要用公共维修资金来支付楼顶更换防水层的开销,而这对于产权单位构成复杂、公共维修资金难寻的失管老楼又十分困难。记者走访发现,属地和平街街道每年都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筹措资金,为这些失管居民楼的防汛工作“兜底”。
和平街14区甲19号楼是该街道辖区内非常典型的一栋6层红砖楼,楼顶漏雨问题困扰着居民。老楼的产权单位原本就不止一家,随着不断变迁,原产权单位的结构又发生了变化,公共维修资金很难快速溯源,居民楼也面临着失管问题。今年还没进入汛期,楼里就开始有居民向12345热线反映房顶漏雨的“老毛病”,盼着今年能有办法彻底解决。属地街道根据居民诉求,从今年3月起便展开筹措资金的工作,将这栋老楼的楼顶防水层更换纳入了防汛工作计划。
7月26日,记者现场探访时,楼顶更换防水层的施工作业已经完成了大半。顺着楼道狭窄的检查口爬到楼顶,看到这里的施工正如火如荼。高温酷暑下,工人师傅们和时间赛跑,和天气赛跑。这栋楼的楼顶面积大约为1300平方米,工人师傅告诉记者,把楼顶的防水层更换完毕需要四到五天。
“这边还没有动工的就是过去的防水层,看上去至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艺了。”在楼顶的一角,还剩下一块“黄顶子”,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这栋楼楼顶原本的防水层是沥青加石子铺设的,老的防水层受损严重,不仅漏水,雨后还会有存水现象。处理完基层部分以后,新的防水层会用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来代替。“这样的材料很轻便,只有3毫米厚,但其防水效果会比老的工艺强很多。”
站在6层楼的楼顶上远眺,老旧小区林立,类似的老居民楼还不少,属地街道相关工作任重道远。和平街街道城管办负责人孙国强说,30多年前,街道辖区内尽是各大部委的单位宿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由宿舍转化而来的老旧小区面临着各自的难题。“就防汛来说,每年筹措资金,为辖区内失管居民楼更换楼顶防水层,是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居民诉求接诉即办,或根据巡查中主动发现问题未诉先办,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项工作虽然艰难,但也在逐年推进。”
钱有限、老楼又多,那么如何安排更新的顺序?孙国强说,他们主要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确保需求最紧迫的失管居民楼优先更换楼顶防水层。今年入汛以来,辖区内共有5栋失管居民楼陆续开工更换楼顶防水层,工程惠及350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