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9月2日下午2点多,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的综合展区内,几位身着彝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载歌载舞,一曲电影《阿诗玛》里的情歌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原来,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展台特别推出的一场非遗文化宣传活动。2022服贸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别展区设置展台,带来与梅赛德斯—奔驰公益合作15周年特展,传递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领域的多维行动和丰硕成果。
毕晓林是此次受邀前来表演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手拿两片树叶,毕晓林放在嘴边轻轻吹奏,动人的旋律随之流淌而出。“我来自云南石林,是彝族木叶吹奏的非遗传承人,自小就学习这门技艺。”毕晓林告诉记者,除了木叶吹奏,当地还有大三弦、小三弦等特色乐器,这些乐器和彝族歌舞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年,当地开始重视文化传承,这些技艺也有了更大的舞台。”毕晓林笑着说。
在非遗歌舞文化演出之后,展区内的一张长桌上开始了撒尼刺绣非遗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坐下来,与绣娘一起,体验这种特色的刺绣工艺,进一步了解石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非遗文化保护成果。
记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悉,通过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及其下的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13处世界遗产地建立了深度合作,覆盖地域达225万公顷,凝聚起了包括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在内的50多家合作伙伴的力量,组织了70余项地方、国家级和国际活动,2万多名青年人从中获益,1420人次遗产保护管理专业人员的能力得到提升,间接惠及逾20万遗产地居民。
其中,四个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地雅安和卧龙片区“熊猫大使”项目,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竹乡碳计”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石林“石上彝绣”项目和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苗绣兴乡”项目。项目通过让遗产地居民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并反哺生态保护,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强劲推动力。
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2021年至2024年)已开启,新一阶段合作将着重利用当地社区的可持续生计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教育,加强全球伙伴关系;计划在《世界遗产公约》“下一个50周年”倡议下,拓展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视野,助力遗产教育、体面就业、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