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代丽丽
讲述人: “宏志妈妈” 高金英
我带了3届宏志班,直到2004年退休。
当年,我和老校长李金海有着共同的想法:一定要把宏志班的故事宣传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从而推动“城市希望工程班”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因此,我们允许记者坐到教室后边旁听;对记者的采访全力配合;带领学生参加冬令营时,还有一支浩浩荡荡的记者队伍随队报道……正如我们所盼望的那样,《北京日报》等媒体的宣传犹如吹响了宏志行动的号角,宏志精神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闻风而动,社会各界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宏志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老校长李金海曾经说:“如果10年以后,全国还只有广渠门中学一个宏志班,那我就失败了。”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10年之后,全国各地以宏志班命名的免费高中班已有上千个。
1996年冬天,北京日报和广渠门中学合办了一场“看北京、爱祖国”冬令营活动,我还清楚记得,当时是北京日报的老记者刘连枢跑前跑后地张罗。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惊险的穹幕电影、小巧的老北京微缩景观、别致的龙庆峡冰灯、气派的燕化45万吨乙烯裂解车间……4天的时光虽然短暂,但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宏志班54个孩子的心里。
宏志班的学生惦记着好心人的恩情,用微薄之力回馈社会的关爱。第一届宏志班满周岁的时候,有企业向期末考试前十名的同学发放了奖学金,每人1300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这笔奖学金,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我平时教育的检验。我告诉自己,如一个同学把钱再捐出去,就给自己加10分,60分就算及格。结果我得了100分!
到2004年我退休时,7届宏志班毕业生全部圆了大学梦。其中85%就读于全国重点大学。“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宏志班的学生们不负众望,大学毕业后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之才。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