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杨
【资料图】
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镇国有土地上依法建造住宅楼内下水管道堵塞维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据悉,为推动解决城镇住宅楼内下水管道堵塞这一重点民生诉求,各区政府应将楼内下水管道堵塞维修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实现楼内下水管道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顺畅、应急维修快速有效。
业主、物业、建设单位需各负其责
城镇住宅楼内下水管道堵塞问题是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的常见诉求。根据市住建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城镇住宅楼内下水管道使用不当导致排水不流畅,污水由下向上蔓延的污水主管道堵塞问题有4302件投诉,占下水管道问题投诉比例为48.3%;使用不当导致的卫生间、厨房污水支管道堵塞投诉3090件,占比34.7%;下水管道老化投诉1510件,占比17%。
造成楼内下水管道堵塞有多方责任,为了使维修工作中的各方各尽其责,《意见》首先明确了建设单位、业主等各方的职责。其中显示,在质量保修期内的住宅楼,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与业主签订的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书中承诺的质量保修范围、保修期限等承担保修责任。专业排水企业需要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承担专业排水管线维修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如因住宅使用人使用不当造成楼内下水管道堵塞需要维修,或者自行更换过的下水管道需要维修,应当由使用人承担维修责任。
物业应24小时接待报修或投诉
与此同时,业主、使用人和物业管理人需要承担下水管道合理使用和检查维护的责任。对于业主和使用人而言,应当合理使用房屋建筑,不得故意损坏下水管道,不得向下水管道投放杂物。对于管理人而言,应切实履行相应的下水管道检查维护责任,发现危及下水管道使用安全的问题时,有权进行制止。
《意见》提出,业主、管理人应结合楼内下水管道使用实际,建立楼内下水管道专项维修机制。如果在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应根据下水主管道老化程度和管道堵塞情况,采取高压冲洗法等进行定期维修。
同时,管理人应当公示楼内下水管道维修项目及费用清单,公布24小时报修电话并确保畅通,随时接待下水管道堵塞报修或投诉,不得以非物业管理事项为由不予接待。在维修工作完成后,管理人应及时对报修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如实填写回访记录。
建立属地应急维修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督促业主、使用人、管理人、专业经营单位落实各方责任,《意见》提出各区政府应将楼内下水管道堵塞维修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由街道(乡镇)督促并会同社区居委会调节楼内下水管道堵塞维修过程中业主或使用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从而实现楼内下水管道使用合理、检查到位、维修计划明确、日常报修响应及时、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顺畅、应急维修快速有效。
除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外,各街道(乡镇)还应协调相关社会企业建立起属地应急维修服务平台并信息公开,供业主和使用人选择。记者了解到,这一平台将明确维修部品名称和价格、维修费用标准、维修响应时间、维修企业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对于业主、使用人不满意、反映问题较多的维修企业,将被从平台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