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邓伟
检修闸机控制板不再“占道施工”,变电所里有了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北京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北京地铁正在打造“智慧地铁”。今天下午,在北京地铁职工创新工作室暨联盟工作推进会上,15项职工创新工作室及联盟项目组创新成果和10项青年创新创意大赛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展现首都“智慧地铁”发展成果。
【资料图】
闸机控制板不再“占道施工”
在地铁路网中,车站内的检票闸机是使用率最高的设备之一。乘客每次进出站,闸机就要开合一次,各个零部件都承担着极大的运转负荷。而在闸机当中,控制闸门开启、闭合的控制板,则起到了“大脑”的作用。以往,检修人员在进行控制板维修时,都需要在现场进行测试,过程中会长时间占用闸机通道,给乘客进出站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维修过程中避免占用闸机通道?为此,跨专业设备维修项目组研发了一款“地铁闸机乘客通行控制板测试装置”,大大提升了地铁闸机的检修效率。
在现场,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援保障部创修主管工程师任振余向记者演示了这套测试装置。虽然只有一个皮箱大小,不过这套测试装置却能模拟出一整台闸机的工作环境。检修人员只需要将控制板连接到测试仪上,就能对控制板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比如将手伸进红外传感器之间,正常情况下电脑屏幕上的指示灯就会变成红色。如果出现故障,通过电脑屏幕上的信息,检修人员就能快速找到故障点的位置,方便进行维修。”任振余介绍,有了这款测试装置,以往自主维修一块控制板平均需要2天时间,现在一天最少可以维修3块。
据介绍,这台测试仪由创新工作室联盟“跨专业”项目组共同研发,目前已用于北京地铁11条线路的进出站闸机控制板测试,在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同时,每年可节省大量维修成本。
变电站有了机器人巡检员
在现场,一台地铁供电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格外吸引人。靠着底部的四个轮子,机器人可以在变电站内快速移动,顶部的两个摄像头还可以上下移动,帮助巡检人员识读仪表。
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总工程师闫思玲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自主定位及导航,自动进行巡检,同时安装了红外测温、气体检测、声音采集设备,自动生成报表、分析数据,及时预警异常情况。目前,两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部署在10号线的两处变电站内,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进行巡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组建创新工作室联盟破解瓶颈难题
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地铁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目前北京地铁已经创建1个国家级首席技师工作室、1个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6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和26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
2021年5月,北京地铁成立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首家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组建了4个“跨区域”“跨专业”“跨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项目组,以劳模工匠人才领衔,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一年多来,4个联盟项目组合力破解了一批在车辆检修、供电机电、通信信号和运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发挥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北京地铁还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等工作,推动一批青年员工自主创新成果脱颖而出。2021年,北京地铁共产生29项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其中2项获得市总工会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