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疾病已经生成再来吃药,动乱已经发生再去平定,就好像口渴了才去凿井,战斗已开始才去铸兵器,为时已晚。而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发生。
明天就是冬至节气,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乔会秀提醒,冬季养生重在“藏”,注重阳气内藏、生机潜伏,具体可从6个方面来操作——
(资料图片)
1. 养肾防寒
冬季以“封藏”为本,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2.早睡晚起
冬季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益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3.心志“若伏若匿”
冬季的心志应是“若伏若匿”,“伏”“匿”均指“藏”。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保持精神安静,不过于开放,同时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
4.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易引起头痛、感冒和胃肠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背部受凉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此时病毒、细菌乘虚而入,便可引发身体不适。
5.去寒就温
寒从足生,泡脚是冬季养生的好方法之一,保持足部温暖才有助于身体温暖。每日温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为宜,水应泡到脚腕以上,最好到小腿。此外,还可用川椒10克、艾叶30克煮水泡脚,有温经散寒、消炎杀菌之效。
6.勿过汗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坚持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但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因为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会随汗液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