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北京人”头盖骨到底是如何失踪的;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后礼佛图》浮雕,如何被分开分藏于美国纽约和堪萨斯的两座博物馆;智化寺大殿屋顶精美的藻井如何悬挂在了美国的博物馆展厅中;为什么中国最古老的“文书”甲骨,在加拿大和日本收藏的数量比中国还多……最新出版的《国宝沉浮》一书,以一件件文物为线索,描绘出隐藏于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一段段文物历经沉浮的非凡历史,呈现出清晰完整的脉络。
《国宝沉浮》的作者高小龙,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年,现任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他如同一位侦探,走访了一位位当事人或亲属、知情人,深入到一个个案发现场和证据保留的地点,查阅了无数文献资料、档案卷宗,通过第一手材料抽丝剥茧般一点一点地寻找到蛛丝马迹,小心翼翼、耐心细致地拼出每一件文物自出生至今天完整的轨迹。每一个读者,都如同法庭中的法官和听证人,聆听作者讲述侦破的结果,同作者一起揭开一个个谜团、破解一个个真相,认清千百年来围绕文物珍宝所发生的一件件离奇的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作者的叙述过程中,时而轻柔细语、时而慷慨陈词,让听者可以完全沉浸其中,感受到从那些文物身上散发出的体温,与守护者一起担心忧虑、一起奔走抢救。
如今市面上也有许多介绍文物背后故事的书籍,但是大多或是难以描绘出故事的全貌,或是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而难以令人信服,更有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急就章”,条理不清、语言生硬。而此书则保证历史的真实性、保证读者对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脉络一目了然的同时,尤其注意到文章的文学性。文章中既穿插有古人诗词歌赋,也有作者即兴的诗作,每一个故事,在不断转折的情节中铺开,阅读起来如夏饮冰,赏心悦目。
《国宝沉浮》是一本有温度的书。此书中的每一篇文章还都配有多张照片,据了解,它们有的是作者几十年行走海内外博物馆、文物古迹拍摄的,有的是作者“重金”向收藏单位购买的。这些照片让读者更直观地欣赏了解每一件珍宝的精美之处,看到它们曾经的出生地、历史背景、如今的归宿。阅读此书,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对一位先辈的那份炽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