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宗春启
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廿九,是冬至节气。这天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冬至又有“短至”、“长至”之称。
唐韦应物《冬至》诗中有“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之句。子月,即夏历十一月。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阳渐盛而阴渐衰,“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冬至正午,太阳投下的影子最长。古人观察到“麋角解、兰根出、泉水跃”,便知到冬至了。而准确的时间“要决晷景”:平地竖根八尺竹竿,越近冬至,正午时地上的影子越长。当影长至一丈三尺长时,即冬至。冬至以后,影子一天比一天短,到夏至,缩至一尺五寸。
古人怎知冬至后阳气上升?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冬至前三天做一简易天平,一端置土,一端置炭,使之平衡。到冬至这天,炭会变重。
因周代以冬至为一年之始,所以后人说“冬至大如年”。西汉文学家刘向著的《五经通义》中说,冬至这天,“寝兵鼓,商旅不行,君不听政事”——不打仗、不远行,国君不处理政事。做什么呢:“御前殿,合八能之士(即通晓音律之人)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也。”魏晋时,冬至臣子向皇帝贡献新鞋新袜;唐朝时,在民间,做媳妇的冬至日用鞋袜孝敬公婆,均为“迎福践长”“履长纳庆”之意。元代,冬至日太史向皇帝呈进新历书,宰相带领众大臣向皇帝祝贺,皇帝则向大臣行赏;大都城里的百姓在这一天互赠礼物。这一习俗一直延至明清。据《帝京景物略》,明朝人过冬至,百官先向皇帝“贺冬”,而后“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明清两代,冬至这天皇帝要亲率百官到天坛圜丘坛举行祭天大礼。
民间也很重视过冬至节。南方一些省份冬至聚餐食鲢鱼,与豆腐同煎,取连年富裕之意。北方满族人于冬至日五更杀猪祭天、祭“祖宗杆子”。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北京人则讲究冬至吃饺子,据说可以防止三九天冻坏耳朵。
《九九消寒图》
冬至开始数九。冬至前,清朝大臣可获赏一幅《九九消寒图》和一块宫制的朱砂墨。图由红笔双钩的九字组成:“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据说是乾隆皇帝之作。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笔,每天用朱砂墨涂一笔,九字全部涂红时冬日消尽。民间则画梅一枝,梅花朵朵共八十一花瓣,日染一瓣,全部染红则已到春深了。此风俗始自元大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