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关一文 田兆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不断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科学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 持续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专题座谈会,委员们从多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
有效疏解是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资料图)
市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台盟北京市副主委杨旭认为,超大城市首先是个人口数量划分标准的概念,北京毫无疑问是个超大城市,作为京津冀地区1.1亿人口的核心,其因聚集而产生的人口、交通、环境等城市治理问题十分突出。他建议,要以更大的勇气和耐心去面对“城市病”,坚持科学发展,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兼顾、逐一缓解。
杨旭说,“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和谐相处才能造就社会的稳定有序。“治理”的本质是运行体制,关键在体制创新,体制创新的支点在于社会常态化管理。他建议,要坚决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优化劳动力结构。要持续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不满意而又旷日持久未能解决的突出问题,抓住城市管理顽症抽丝剥茧进行治理,就必然有体制创新。
三年来,社区基层工作重要性、复杂性、脆弱性和坚韧性都突出表现出来,为相关部门摸清规律、提升治理水平提供了宝贵机会。他建议,要倾斜力量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化“吹哨报到”机制,畅通紧急服务、人道救助渠道,加强市属应急力量建设和储备,发展社会工作,支持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慈善公益等事业发展。他说:“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腾挪空间,为我们科学精细治理各要素并择优施策提供条件。”
推广回天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模式和经验
经过不懈努力,回天计划形成了“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协商议事”“多元主体参与”等快速响应和解决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要求的基层治理体系。目前,回天计划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围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郑仕敏建议要从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进一步优化回天计划实施。
首先,完善未诉先办的微治理机制,促进群众参与式需求表达。搭建居民全过程参与的平台,构建多渠道、常态化的微治理机制,打通供需堵点。推广街道流动问诊、本地电话热线等形式搜集民情,提升街道干部、社区及其它基层自治组织搜集民情民意的能力,开展评选“未诉先办”示范点,提升基层政府问需主动性和问需方法。
建立协商议事的常态化机制,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增强落实单位“吹哨报到”能力,围绕大型施工项目、接诉即办等突出问题,搭建便民项目居民的全过程参与的协商平台,实现未诉先办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建设。
协调各类枢纽型社会组织之间进行创新合作,提升街道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协商议事、未诉先办等赋能的能力。同时,总结和推广回天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模式和经验,树立北京治理品牌,通过典型人物访谈、典型案例呈现,广泛推广、交流、传播相关模式和经验,深化北京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从“网格化管理”转为“网格化服务”
市政协委员、通州区政协常委、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汪碧刚认为,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人”,终点是文化,北京作为首都,更要有温度与厚度。
他说:“城市温度是人本理念,城市厚度是城市文化涵养,新形势下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亟须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着眼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他建议,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辖区社会单位、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工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凝聚合力、多元共治、跨界联盟”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创新体系。
汪碧刚建议,以人为本系统推进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创新。他认为,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人”,终点是文化。我国维系社会稳定与有效治理的机制有多种解释,文化治理是其中之一,即通过充分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来获得合法性,并不断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他建议:“创新城市治理应突出服务、共享、融合三个理念。”他进一步解释道,城市治理应当从“管制型”转为“服务型”,从“网格化管理”转为“网格化服务”,不但要体现工具化共享和信息化共享,更重要的要突出价值共享,要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观念、新旧体制之间的融合和公共治理的融合。
提高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涌现,北京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救援救治工作复杂,亟需形成多学科联合紧急医学救援救治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能力。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骨科主任刘宝戈建议,北京作为首善之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学科联合紧急医学救援救治体系建设方面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23年1月8日,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三年来疫情防控工作宝贵经验,对于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升有重要价值。”刘宝戈建议,要整合医疗资源。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学科联合紧急医学救援救治培训基地,涵盖院前、院内紧急医学救援救治模式;组织紧急医学救援救治多学科团队,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定期组织规范化培训及演练,每年固定沙盘演练,通过多学科联合救援救治形成一支总预备队,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其次,要提前优化资源利用,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场所设计时,应该提前规划临时医学应急改造功能,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此外,继续完善科学公共卫生体系,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作用,使其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生力军。“构筑公共卫生体系,持续夯实联防联控,社区防控是关键。”刘宝戈表示,要完善社区防控组织体系,将防控层级下沉。明确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职责、流程规范、配足医护人员和检测装备,保障医疗队伍稳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响应制度建设。
最后,还要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除了要加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还应该提升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率,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