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天津经开区1月18日举行2023年工作会议。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获悉,2022年天津经开区落地京冀项目300个,投资额近1000亿元。 2023年,天津经开区将更有力打造滨海—中关村协同发展桥头堡。依托“于响”楼宇资源和便捷交通,承接首都资源,打造京津企业“双总部”聚集地。
据悉,2022年天津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5%,实际利用内资增长40%。新引进落地项目1717个,其中落地京冀项目300个,投资额近1000亿元,央企项目55个,投资额490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总量突破4000家,符合园区“3+1”主导产业定位企业达70%,“类中关村”吸引力不断增强。科技园新型产业用地(M0)启动建设,为科创企业中试转化提供空间。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天津经开区推动179个事项在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同事同标”。
2023年,天津经开区将更有力打造滨海—中关村协同发展桥头堡,不断完善协同机制,强化“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协同办”三级联动,进一步提高与中关村的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能力。推动科技园M0地块建设,为科技招商提供有力载体,促进创新企业、创新项目加快聚集。借助中关村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吸引长三角、珠三角创新资源。
滨海新区近日发布了《关于支持滨城核心区于家堡—响螺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于响”片区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2023年,天津经开区将依托“于响”丰富楼宇资源和便捷交通优势,招引全国资源,承接首都资源,聚集津城资源,大力吸引央企、国企、民企以及外企的各类型总部,出台硬核政策支持项目落地。在人才引进上,重点引进金融、总部、研发类高端人才,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对京津两地办公的高端人才,要提供通勤补贴,提高高端人才获得感。通过打造京津企业“双总部”聚集地,全力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