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李端
虽然过了一年,但当时鸟巢里观众的声声“加油”,让我难以忘怀。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十天左右,我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邀请,说有“特殊任务”,让我来参加开幕式,但当时并不知道具体角色。
鸟巢,于我而言并不陌生。我是一名视障运动员,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我曾在这个场馆里夺得跳远、三级跳远男子F11级双料冠军,并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打破了尘封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再次来到鸟巢,我心潮澎湃。接近“正日子”时,我得知自己将是最后一棒火炬手,要点燃主火炬,深感责任重大!
2022年3月4日晚,我右手高高举起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大冷的天,我却急得直出汗。“怎么就嵌不进去呢?”这时,我听到左后方有观众大喊了一句“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全涌向我,这是对我们残疾人最大的鼓励。在观众温暖的助威声中,我又尝试几次,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短短一分钟,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高光时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盲人点燃主火炬,我为自己骄傲,更为这个国家而自豪!我不只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所有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我虽然已经退役了,但这一年来始终关注着冰雪运动和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每天加强身体锻炼,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冬奥精神。新闻报道里说,冬奥会带动冰雪热,孩子们上冰上雪的热情高涨。而我和其他残疾人朋友也感受到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这些都是冬奥会冬残奥会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残健融合,让我们一起携手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