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当前,我国科学新闻发布频率达到新高,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茅,科普类短视频播放量快速增长……2月10日,《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座谈会在京召开。该报告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分别对我国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理论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
报告表示,当前科技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远超以往,科学新闻发布的频率也达到新高。不论是新冠疫情期间每日疫情防控信息的发布,还是科技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局等单位发布的科技新闻,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科普活动等项目发布,都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
随着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丰富,互联网科学传播作为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已有后来居上之势。目前网络知识类视频,特别是科普类短视频播放量快速增长,官方科研机构、科普机构不断提升网络科普内容的供给能力,赢得了受众喜爱。与此同时,传统科普渠道仍在不断发展,一批“两院”院士、优秀科学家加入科普图书的创作,使得科普图书创作水平不断提升,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茅。
报告还特别关注到国产科幻电影。科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电影发展,2021年上半年,我国科幻产业产值已达362.92亿元。其中科幻电影产业链正逐渐完善,2021年共有13部国产科幻电影上映,票房收入约8.43亿元,另有55部科幻题材的网络电影在主要视频平台上映。不仅是灾难片、奇幻片,在部分传统动画电影中也有科幻元素的融入,报告认为,以剧情取胜的软科幻影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整体来看,原创剧本质量仍整体欠佳,编导人员科学素养偏弱。
关于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建议,报告认为应当革新技术观念,注重品牌建设,提升读者和观众的体验,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版权。同时,要注意坚持科学导向、加强科学审核,精准传播相关知识,避免出现“假科普、真营销”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