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骜 邓伟 通讯员 王明坤
“自建房拆了,道路和视野真是开阔不少。”“一直盼着拆,真不容易。”这几天,在实验二小广外分校外,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们欣喜地谈论着校园门前路的变化。原来,几天前,西城区广外街道拆除了学校门前区域一处拐角处的7间历史遗留自建房。这一拆,这条闹心多年的“瓶颈路”变宽了,近3000孩子的上学路终于好走了。
尽管已不见痕迹,家长们仍然忍不住“吐槽”。这7间自建房约70平方米,位于南新里四巷和红居南街交会处的拐角,往前二三十米就是实验二小广外分校的大门。就是这小小拐角,多年来,堵住了孩子们的上学路。
角落里的自建房是如何造成“肠梗阻”的呢?实验二小广外分校校长赵秀琪介绍,学校有学生2800余名,接送高峰时段,平均人流量有六七千人。拐角就处在进出学校道路的咽喉部位,周边是密集的居民区,加之道路本就不宽,一早一晚,大量的孩子和家长涌入拐角,人得慢慢挪,车根本错不开。
校门口的拥堵不仅苦了家长、孩子,也让周边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家就在这拐角前面的胡同里,早晚出门买菜都费劲。” 红居南街社区赵女士说。
为缓解拥堵,广外街道和学校没少想办法。整治南新里四巷机动车占道停乱象和学校周边“开墙打洞”,尽可能为孩子们腾出更多空间。在早晚接送高峰时段,学校在拐角区域安排了老师和安全员引导,放学按年级分批次出校。
不过,道路狭窄是硬伤,想要治本,还得拆除这7间自建房。对此,广外街道按照“一校一策”模式,成立了实验二小广外分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专班,选派有经验的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就为“啃”下这块硬骨头。
历史遗留问题,房主内心抵触。经过工作人员反复入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在前不久打通了房主认识上的“堵点”,这片自建房得以全部拆除。
自建房拆除后,空地改造马不停蹄。目前,已完成路面重新铺装,增设了人行便道。如今,孩子和家长们再也不用为上下学的拥堵发愁了。此外,据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拐角处拆出来的三角空地将打造成一处小微公园,织补绿地,优化周边环境品质。
下一步,广外街道将持续推进落实“双提升”工程与“接诉即办”工作相结合,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上主动加压,向前一步、积极作为,当好红墙先锋,守好百姓日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