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傅山、傅眉 山水花卉 十六开(其一)
(资料图片)
半年前在某旧书网偶遇一本薄旧的册子,名曰《傅山作品集》,以为是早些年出版的画册,兴奋地买来读,收到后大跌眼镜。竟然是本医书!各种药方,完全看不出门道。我啼笑皆非。
不了解的人,以为历史上有两个傅山。
傅山只有一个。那个被清廷强迫抬进北京的遗民学者,那个一边写草书一边放言对赵孟頫“薄其人遂恶其书”的狂士,那个医术高明、不拒山高路远为穷人免费治疗的名医,都是傅山。傅山的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关键词是“传奇”。
提到傅山的儿子傅眉,会心疼。想起鲁迅对悲剧的解释——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傅眉的人生有悲剧色彩。小时候是神童,不仅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而且极孝顺。傅山进山求道,年轻的傅眉全力养家糊口,赡养老幼。白天进山砍柴,在闹市卖药,晚间读书练习书法,意志力极强。去世前在父亲怀里,他留下遗憾的诗句:父子艰难六十年,天恩未报复何言。傅山的悲痛可想而知。他日哭夜哭,成就书法《哭子诗册》,读来令人肝肠寸断,成为傅山最辉煌的草书之一。
眼前父子二人的山水花卉册页,抛却了时代赋予的压力和苦难,令人莞尔。之前想象,傅山一生志节,刚介奇崛的人格投射到画里,应该以“奇”见长,落笔必定要惊风雨泣鬼神,类似徐渭笔下的墨葡萄。殊不知,他画中意境安静古拙,如同月光照耀雪后深山,清爽、空灵、皎洁,宛如步入尘世之外。
第二页淡墨小品《戏写金帛湖》,令人想起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却过滤掉了那种崇高。回归淡然平和质朴。神性的消失,是人性温暖的崛起。第三页,傅山把月光作为滤镜,静谧舒朗。月光像一条河,将风景分割成蜿蜒的区块。傅山用楷书题“半夜自西村还土塔河房,次日忆作”。当下一刻,没有国恨家仇,心与自然相通。
傅眉的山水很是可爱。想象,一个乖巧的孩子,很稚拙地用笔。他中规中矩地描画柳树、山石、凉亭,细细密密,仿佛不懂得任何技法。动笔之前,他是透过一个纯真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目光里是天然的清新。第十一页,红衣人行走于天地间,不知是否为父亲朱衣道人傅山。巨石浑然,像是从龚贤的画里借来。水中一轮月亮的倒影,照见他旷古的心事,意象朦胧。第十二页像是印象派的雨后风景,令人心里暖暖的、痒痒的。十六页的田园风光,几座低矮的草房子像是被画家轻轻捧在手心里……
这对父子笔下有着独特的诗意。他们开辟了自己的路,不因循任何宋元明代名家。
想起傅山的书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用在绘画上,也很贴切。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傅山、傅眉的绘画,可贵之处是平常心,作为巨匠,依然能够清新地回归。
(原标题:落笔不惊风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