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中的一个曲种。它是出家人求施舍时唱的曲子,反映道家生活,讲述修贤劝善的故事,即“道中情理”。
(资料图片)
资料图 新华社发
道情最早始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经过演变,后来多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如《二十四孝》《八仙传说》等。演唱者也不限于出家人。自宋代起,演唱道情时开始使用渔鼓和简板作伴奏,所以也叫“渔鼓道情”。在古代,艺人们四方卖艺,老百姓既接受了教化,又享受了艺术,因此,几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当代老一辈的艺术家李波和郭兰英曾演唱过风靡一时的《陕北道情》,高亢奔放,畅快淋漓。老电影《怒潮》中的插曲《送别》,就运用了南方渔鼓道情的音乐元素,凄楚悲壮,细腻深情,亦曾传唱一时。
鲜为人知的是,“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人物、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1693-1765),还曾创作了经典的道情曲目。郑板桥一生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子、丧妻;他先后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做县令,他公正不阿,政绩卓著,却受到同行排挤诬告,郁郁不得志。
郑板桥将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升华提炼为艺术作品。历经十多年,他写下了十首道情。这些曲子初稿写于雍正七年(1729年),于乾隆八年(1743年)正式完成,每一首都倾注了他的满腔心血。他在序中写道:“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每到山青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世业,措大生涯(贫寒读书之人),不免将来请教诸公,以当一笑。”
这十首道情,描写了清代社会底层的渔翁、樵夫、农夫、道人、僧人、书生、乞儿、隐士等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清苦平淡,但生活简单平实,没有争名夺利,尔虞我诈。这也是作者历尽曲折后向往自由自在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道情》的首唱者是谁?郑板桥在他的遗著《刘柳村册子》(1760)中明确写道:“《道情》十首,作于雍正七年,改削十四年,而后梓而问世。传至京师,幼女招哥首唱之,老僧起林又唱之,诸贵亦颇传诵……”也就是说,京城歌女招哥首唱,并使之扬名。板桥先生十分感慨,为表达感激之情,向招哥姑娘赠诗赠银:“十五娉婷娇可怜,怜渠尚少四三年。宦囊萧瑟音书薄,略寄招哥买粉钱。”
郑板桥在乾隆元年(1736)来到紫禁城,参加殿试中了进士,后经慎郡王允禧举荐,做了河南范县县令。他一生四次来过北京,在京城结交了不少文人雅士。他的十首道情也是在京城首唱并被唱红,留下了一段文人佳话。
这十首道情,尤以第一首《老渔翁》最负盛名,流传最广: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该曲清新典雅,文采飞扬,曲调舒缓悠扬,意境高远,令人心旷神怡。曲子用的是“耍孩儿”曲牌,因有“工尺谱”记录,所以二百多年来,曲调没有大的变异,南北方演唱的均为同一曲调,只是北方用普通话,南方用江浙话。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一文中说:“宁可看《红楼梦》,也不愿意读《黛玉日记》;《板桥家书》我也不喜欢看,不如读他的《道情》。”
民俗学家李家瑞先生1933年编著的《北平俗曲略》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明清文人如归玄恭、郑板桥等,都有仿作的道情。嘉庆间人所作《画舫馀谭》记当时来北平唱道情者云:“无业游民,略熟《西游记》者,即挟渔鼓,诣诸姬家,探其睡罢浴馀,演说一二回,藉消清倦……擅此艺者,旧推周某,群呼为周猴,自入京为某公所赏,名遂益著。”现在北平唱道情的没有江浙一带多,然而也不至于听不到。
方志学家张次溪先生上世纪30年代所著《天桥丛话》中说:“清时,沿运河各地,此项曲艺(道情)最盛行,板桥亦有仿作……清末,北京各胡同中尚恒有,今不易见,天桥尚偶见之。”这说明至少在上世纪30年代,北京仍然有渔鼓道情的演唱。
郑板桥十首道情的原件,曾被夏衍收藏,1989年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唱家于淑珍出版的磁带中,就有《老渔翁》这首曲子,曲名改为《苏南道情》,她的演唱清脆甜美,细腻抒情,古韵悠然,别有风味。南方演唱的版本,笔者认为刘泽旺演唱的最好,吴侬软语,韵味悠扬,很好地表达了郑板桥原作置身物外,独享清净与安宁的精神境界,这首曲子还曾上过央视。
在江浙一带,《老渔翁》被称《板桥道情》,扬州把它归为“扬州清曲”(小曲)类,除了演唱原词,还有的创作新词,唱于扬州的古老小巷中。如今,郑板桥创作的道情也被收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陈 伟
流程编辑:u06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