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路上的“爱之歌”
(资料图片)
明天,是属于护士的节日。这些“白衣天使”们在旧社会留下的“医护废墟”上白手起家,在不断的学习钻研中提升护理水平,在心系患者的思考中拓展护理模式……他们用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写就了护理路上的“爱之歌”。
2013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举行隆重的授帽大会。李继辉摄
起步:“废墟”上织就“医护网”
新中国成立之初,首都北京的医疗护理行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当时,各种传染病流行,成为威胁北京市民生命安全的第一位死因。面对旧社会留下的满目疮痍,如何迅速找到解决百姓医疗卫生问题的办法,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着力加强卫生工作,尤其对疫病防治工作特别重视。市政府设立卫生局,下设防疫处。1949年10月,北京市防疫委员会成立,1953年又成立了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各区县也相继成立防疫站,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卫生防疫管理体系。(2020年3月9日《北京日报》15版,《人人动手,提高健康水平》)
1955年,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举行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据会议披露,北京市分会通过在全市各单位和城区居民中推行急救、卫生常识和家庭护理等初级卫生训练工作,5年间共培训护理人员17000多人,并建立了412个急救站和13个家庭护理站。(1955年6月28日《北京日报》2版,《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确定今后工作任务》)
本市的联合医疗保健机构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据本报1957年10月14日2版《本市联合医疗保健机构已发展到二百多处》报道,1950年,西四区成立了第一个联合妇幼保健站。到1957年时,本市已建成联合医疗保健机构200多处。在城区,每两三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就有一处联合妇幼保健站。
1959年,北京市人民医院小儿科护士邢思敏在护理病儿。高宏摄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更是遍地开花——
1953年,京郊全面开办卫生常识师资训练班,市卫生系统的专家通过实物、挂图、幻灯、电影和显微镜等多种形式,向1157名各村受训学员传授农村防疫、家畜防疫、妇幼卫生常识以及急救术等。这些学员回村后,利用到老乡家中入户动员、组织炕头会或屋顶广播的方式宣传讲解,对于增加群众的卫生常识起到很大的作用。(1953年1月8日《北京日报》2版,《郊区举办卫生常识师资训练班》)
1956年,针对当时各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和差错中一大半都是因护理不当造成的情况,市公共卫生局专门组织市属医疗机构护士长级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系统业务学习。(1956年3月5日《北京日报》2版,《市属护理人员系统学习业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在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首都各卫生部门和医护团体还从1953年起组织专题报告会,由苏联红十字医院的专家每月“传经送宝”。据本报1954年3月25日2版《推行医疗保护制度获得初步成绩》报道,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所属各医院自推行苏联先进经验——医疗保护制度以来,都已获得程度不同的初步成绩。过去,大部分医院规定住院病人要在6点钟以前起床,推行医疗保护制度以后,各医院普遍改订了病人的起床时间,很多医院都将“四轻”(说话、走路、关门、护理轻)、“四洁”(病房、厕所、厨房、环境清洁)贯彻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护理工作春风化雨般的稳步提升赢得了患者的赞誉。有患者在医院的意见簿上留下了感慨的话语:“医生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必须有好的护理工作的配合。住院期间,我深深体会到护士工作的伟大。”(1964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人民护士的凯歌》)
发展:推优育人气象一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首都北京的医疗护理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1979年,市卫生局举办首届青年护士技术表演赛,参赛护士们在比赛中展示出的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极大激发了护理人员学好业务、做好工作的积极性;1981年,市政府召开北京市首次护理工作会议,前后两批共260名骨干护士长被晋升为护师;1982年,北京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为期三个多月的优秀护士评选活动,最终从全市推荐的3800多名护士中遴选出101名优秀护士,一些医院还在活动中延伸开展了“护理质量优良月”“我爱我的岗位”“视病人胜亲人”等活动,一时间,全市医院的护理工作气象一新——
1983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始在部分科室试行“护士包病房”,根据每个病房的人员情况,确定每个护士包一至两个病房。护士们走出护士站,每天生活在病人中间,除了执行基础护理和治疗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等,病房的护理水平明显提升。(1983年4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护士包病房 红灯很少亮》)友谊医院为提高护理质量,试行责任制护理,病人一入院,护士就要了解病人病情、心理活动、生活习惯及对护理的要求等,并根据病情为每一个病人制定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1985年5月15日《北京日报》1版,《友谊医院试行责任制护理 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欢迎》)复兴医院实行护士挂牌服务,仅4个多月就收到表扬信近百件。(1985年7月23日《北京日报》1版,《复兴医院护士挂牌服务效果好》)
1987年,北京安定医院护士郭玉芬(左一)正用谈话的方法为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李士炘摄
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更专业、更多样的教学培训中得到提升。1982年,本市首届护理人员提高班开学,各医院的正副护士长和护士骨干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完成了医学基础理论、各科临床知识、现代护理技术操作等17门课程;1985年,北京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设护理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高级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内容从单纯疾病护理向心理、生理、中医、中西医结合等全面护理发展;1986年时,北京护士学校已为全市医疗机构输送护士、助产士近千名,这个数字是该校前五年毕业生总数的4.5倍。据本报1988年7月27日2版《本市已拥有红十字会员近49万名》报道,本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发展迅速,18个区县级红十字会已全部建立,基层组织达4232个,拥有会员近49万名,其中5万多人掌握了初级现场的心肺复苏技术。遍布城近郊区的1200个街道红十字卫生站,每年为城市居民群众处理小伤小病300多万人次,开展家庭护理病床3万多张次,有上千人次危重病人得到了现场急救,相当于二三个大医院全年门诊工作量。
国际护士节也从80年代起成为首都“白衣天使”们一年一度的节日。1983年,在护理战线辛勤耕耘52个春秋的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我国第一个护理系系主任王琇瑛荣获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我国护理工作者第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标志着我国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1983年7月6日《北京日报》4版,《王琇瑛获南丁格尔奖章》)1985年,本市医务界护理工作者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游园联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市总工会为纪念国际护士节举办的第一次盛大游园活动。当年,本市的护理工作者队伍已壮大到3万多人。(1985年5月12日《北京日报》1版,《首都白衣使者纪念国际护士节》)
1997年5月15日,北京市第六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程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庆祝护士节。
探索:拓展服务送医上门
《本市医疗卫生改革迈出新步伐》《家庭医护服务公司成立》《社区医疗服务成龙配套》……从本报曾经刊登的这些文章标题不难看出,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本市在护理模式的探索上又有了一番新变化。
1992年9月开始,朝阳医院70多位医护人员“八小时以外”背着听诊器、血压表走出医院大门。这一集体“第二职业”的出现,意味着普通病人也能享有“私人医护服务”。朝阳医院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严格选派具有3年以上“医龄”的医生和8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师担任家庭医生,利用倒休或下班后时间,到病人家中看病、打针、换药、咨询。朝阳医院妇产科不仅开设了母婴同室病房,还采取了护士利用业余时间陪产护理、开展新方法按摩、提供药膳等方式为病人服务。(1992年9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医疗卫生改革迈出新步伐》)
开设家庭病床其实由来已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家庭病床针对当时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一直担负着积极的补充作用,但在此时,则体现了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据本报1993年2月16日1版《本市成立首家家庭流动医院》报道,1993年起,本市城近郊区的患者只要拨通电话3018060,不论白天黑夜、酷暑严寒,新成立的北京第一所家庭流动医院就会立即派医护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赶到患者家中。这所家庭流动医院由北京广内医院和宣武区中医门诊部共同创办,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可在患者家中进行检查病情、打针、抓药等多种医疗服务和护理。
此后,类似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本市的大小医疗机构——
宣武医院设立了家庭业余医疗服务中心,可以承担输液、鼻饲、导尿、理疗、骨折牵引、褥疮换药等几十种医疗项目,70岁以上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是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从1993年成立至1996年底,已有6222名患者享受到这样的家庭式医护服务。(1997年1月26日《北京日报》2版,《“私人保健医”来到患者家》)
北新桥医院根据社区老人的需要,建起了医疗“大篷车”,每天载着B超、心电图、血压表和各种药品走街串巷,登门入户为老人诊病、检查、送药。(1996年11月18日《北京日报》6版,《小医院走进社区和家庭》)
海淀区一面建立立足于医院、院内与院外服务相结合的全科医疗服务中心,一面走出医院,深入居民区建立全科医疗站,同时以专科特色为服务模式,利用三级预防保健网辐射全区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到1996年,海淀区全科医疗已初步形成了服务网络。(1997年1月2日《北京日报》6版,《海淀社区医疗形成网络》)
1998年12月,北京市医疗护理服务中心针对城八区范围内行动不便、慢性病诊断明确的老年人,首家推出了“计时护士”,老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解决换药、打针这类小事儿。“计时护士”的出现被视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种有益补充。(1999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6版,《把“计时护士”请进家》)
从坐等病人到送医上门,这一进一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更新医院护理模式,服务社区居民——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是“把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搬到群众的家门口”。
求新:互联网赋能护理服务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向更有利于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方向发展,大医院看急重病、社区医疗管“慢病”的“分工”开始形成。据本报2000年6月15日12版《社区卫生服务 走近千家万户》报道,大型综合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治,并结合临床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每家医院与2至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定点协作支持关系,双方协作、合作或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出诊、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服务,同时开展社区健康调查,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人与家庭的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健康保健和临终关怀服务也在报道中首次提及,老年人成为社区医护人员的重点关照对象。2001年4月,全国首家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在宣武医院挂牌,标志着本市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正式启动。此后,各区县也成立了各自的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它们和分布在小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网络,专门负责老年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心理慰藉,并开展老年常见病的监测和综合预防。(2001年4月6日《北京日报》7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启动》)
作为本市首个家庭访视试点社区,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改传统的应患者需求上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为社区居民进行生活护理、康复护理指导。这种“医院—社区护理—家庭照护”为一体的绿色环状服务通道,主要针对慢性病、出院康复患者和孕产妇,使病人生理、心理获得全面康复,受到社区居民好评。据本报2006年3月30日6版《中关村社区如今有了上门护士》报道,中心下设9个卫生服务站,共有32名护士,平均每天要到近20户人家进行访视,几乎天天都在外面跑。该中心还成立了“社区护理讲师团”,为居民不定期开展护理讲座。
利用“互联网+”赋能护理服务,将健康管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是本市近年来推广的医护服务新模式。据本报2022年5月12日11版《本市已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39项》报道,截至2020年年底,本市已建成并运营262家养老照料中心,覆盖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街乡镇,全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实现100%。作为全国第一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城市,2021年,本市已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39项,全年提供居家护理服务31万人次,7362名护士可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针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本市已有240家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248家医疗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95家医疗机构建立安宁疗护病区。3年间,本市培养了近5000名医疗护理员。
……
回首昨日,一组来自市卫健委的统计数字或可直观地反映出本市护士队伍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本市共有注册护士13.5万人,二级及以上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比例达99%;本市在老年、脑卒中、重症等13个专业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养,建成了34家医疗机构的临床教学基地164个,已累计培养护理骨干1.2万名。(2021年5月13日《北京日报》5版,《本市注册护士5年增18%》)而面向未来,“十四五”规划中还有更具体的发展指标:到2025年,本市护士总数将达15.5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6.7人;本市将建设不少于1万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将把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设立50个示范中医护理门诊、20个中医护理特色旗舰医院……
未来可期。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思源
流程编辑:u060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