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洋淀大道拐上海岳大街,东行约5公里,雄安科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干劲高涨,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雄安新区资料图
(相关资料图)
“目前项目的外立面已全部完成,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我们的建设者正加班加点,为争取早日交付而努力。”看着一天一个样的项目大楼,中铁建设北京公司科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刘广坤十分欣慰,他告诉记者,雄安科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是雄安新区启动区科学园片区标志性建筑,共分三期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一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交付。
该项目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项目涵盖科学创新中心、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重功能,设有多个高规格实验室,建成后将引导在京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有序向雄安新区布局,形成国家科研机构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新模式。
“为了高标准建设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好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造雄安质量,通过智慧工地应用,打造高标准、高质量工程。”刘广坤说。
一期项目包括科学创新中心、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三栋建筑,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专家会客厅,以重点实验室及配套科研办公为主要功能。目前内设实验室近50间。在设计理念上,一期项目的三栋建筑,形成一个“U”字形,面向城市绿地。地上各栋建筑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使整个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未来,通过跨地块的平台连接,三期各单元可以实现整体串联,形成一个内部互通的整体科创园区。
刘广坤介绍,未来入驻的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实验室,实验室都会有各自领域的科研设备,为了让这些科研设备安全“安家”,建设者在建设中对建筑进行了针对性“强筋壮骨”。
“建筑墙面使用实心加气块砖,材质轻,强度高,方便入驻实验室根据需要开槽走线。”刘广坤补充说,整栋楼的楼板荷载也“非同一般”,与普通楼房相比,本项目的楼板荷载超出3倍有余,保障未来各种实验设备能够安稳摆放,为入驻企业、科研单位提供“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的优质产业载体。
为了保证这些特殊的设计建造能够安全推进,该项目自主研发了“智能建造信息平台”。在该项目信息化展示中心,三维建模的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样板清晰呈现在屏幕上,有墙柱梁板钢筋、主体结构样板、砌筑样板、屋面样板等十几种模板展示。点击进去,呈现出三维立体360度模型,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顺序也进行步骤分解,看后一目了然。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丰家卫 通讯员:杨钦然
流程编辑:U031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