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当下,直播相亲方兴未艾,争议之声也不绝于耳。据法治日报报道,在北京打拼十多年的张凯已到不惑之年,在相亲直播间兜兜转转两个多月时间,为了刷礼物花费了上万元。当他等待和女嘉宾线下见面时,女嘉宾发了一句“我前夫找我复合了”,直接将他拉黑。
在红娘们的怂恿、诱导之下,哪位女嘉宾收到的礼物多,就能被留下和男嘉宾开启连麦;男嘉宾要想得到心仪女嘉宾的联系方式,也需要礼物加持才有可能胜出。礼物是用平台的代币购买,代币则需要使用人民币兑换。
这种奇特的相亲方式令人联想到拍卖。谁出价高,谁就能得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男嘉宾刷的礼物,并不能直接转给中意的女性。以某大型短视频平台的抽成为例:个人直播礼物抽成70%,加入公会后直播礼物抽成40%至60%。也就是说,红娘的所作所为,实质上就是打着相亲的幌子诱导消费,将嘉宾的血汗钱大部分刷到平台和自己兜里。
直播相亲,重点应该在相亲。但乱象丛生,甚至可靠性都无从谈起,已经背离相亲的本意。不少婚恋网站、婚恋平台都存在会员信息不实的问题,直播相亲更甚。就算嘉宾下了血本儿“牵手成功”,之后也会发现与线上差距较大。高消费、借钱是常态,真正相识后相知、相恋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很少。正规的商品拍卖,拍到赝品还能找拍卖公司要个说法;直播相亲遇到婚托或骗子,往往连找地儿说理的途径都没有。
直播相亲,看似是让有需求的男女能够通过网络面对面,实实在在地促成更多的好姻缘。实质上,诱导消费、对婚姻诈骗睁一眼闭一眼的黑幕,就隐匿在直播间里。婚姻不是儿戏,婚姻的神圣性不容玷污。如果直播相亲这一形式还想持续下去,那么,直播平台就必须实实在在扛起监管责任。嘉宾身份、牵手过程、事后维权等等,都需要有切实的保障。闭上眼睛啥都不管,就靠骗刷礼物赚分成,平台的算盘不要打得太好。
(原标题:直播相亲岂能办成拍卖会)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穆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