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代丽丽 邓伟
今天,“崇尚科学,热爱自然,讲好园林故事”2023年科普游园会在北京市属公园拉开帷幕,60余项科普游园活动将持续至6月4日。
游园会启动仪式上午在国家植物园(北园)举行。“神奇的达尔文兰”“我与乡土植物槭叶铁线莲”“解密金光穿洞”“香山公园里的异色瓢虫”科普宣讲和展演,串联古今自然科学,解读北京历史名园的“自然密码”。
每年冬至前后,在颐和园湖面都会上演一场“金光穿洞”的自然奇观,这奇观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在游园会启动仪式上,颐和园的科普工作人员扮演成照相机、太阳公公和靠山兽,通过一个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实验,为小朋友们揭开了谜底——原来,这是因为在一年中,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西落之时,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照射方向几乎与湖面平行,有利于光线直接照射到桥洞内壁上,进而产生了“金光穿洞”的效果。
来自香山公园的首都金牌讲解员姜楠给大家带来了香山公园里的异色瓢虫小知识。经过她的讲解,小朋友们才知道,原来瓢虫不是身上有几个斑点就是几星瓢虫,还有一种异色瓢虫,它们可是香山公园里的“大功臣”,它们喜食蚜虫和丽木虱,香山公园使用“以虫制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法则来制衡害虫。小朋友们明白了原来益虫和害虫的区分,只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定义的,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自然界的一环,谁都没有理由被谴责。
本周末,2023年科普游园会率先开启27项科普游园活动,包括:国家植物园“遇见国植保护植物,预见美好生态环境”观测,从解剖镜中了解兰科植物种子,认知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性;颐和园“我和燕子握握手”选取北京雨燕、家燕进行模型对比展示,解谜“永不落地的鸟”的由来;中山公园“兰花的家乡在哪里?”互动游戏和“为中国兰花增彩”扇面绘兰活动,让参与者通过绘画展示走近中国的传统名花。此外,国家植物园将展示牡丹、芳香植物等资源植物发掘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
市民游客可关注“科普公园”及各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相关活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