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厨余垃圾高效厌氧产甲烷处理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平台、集成电路高端材料制备技术……在近日由海淀区委、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海淀区委学院路街道工委、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总决赛”上,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健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17个优秀高校科技项目路演亮相,会师决赛。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总决赛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深入各行各业,此前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农业领域也开始在科技的助推下加速提效升级。在大规模食用菌车间内通常需要大量人工的采摘、分拣,然而其环境并不适宜人在内长时间工作,容易引发职业病,这些岗位同时还要面临农村适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参赛项目“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项目”,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创新性地设计了吸盘式摘取装置。其设计出的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可实现机器在菇床上采摘,颠覆了国内传统的人工采摘方式,并在国内首家完成了产品落地。“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与人工采摘相比采摘效率高,一天之内采摘能力是人工的两倍;采摘成本低,在购买后每年只需出资小额维修费。”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最终胜出的三个优胜项目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参赛项目“Brillight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致力于研发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工具,从而填补国内在光通信工业软件领域的空白。据悉,Brillight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基于地学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孪生云平台畅图云、中青益草高效青贮菌剂项目三个项目在决赛中胜出。优胜项目未来在学院路街道辖区落地注册公司将可获得场地、工商注册等方面的支持。后续产业化过程中也将获得中科智汇工场提供的技术经理人等支持,获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
海淀区副区长徐振涛介绍,海淀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3%,占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其中科技产业在海淀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石作用。面向未来,海淀区将为优秀创业团队将提供“管家式”服务,从办公场地、融资、人才、政策等多个方面加强对接,解决创业团队的后顾之忧,为高校等创新主体发展壮大搭建交流平台、匹配资源要素、提供政策支持。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自2021年12月正式启动以来,辖区六所高校积极参与,赛事共征集71个项目,先后举办了6场高校分赛活动和7场专业辅导活动,最终17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康云说,长期以来,学院路地区聚集了一批优质创新企业,地区产业承载空间丰富,目前商务楼宇园区共有42处,面积138万平方米,将聚科技之力、尽政府之责、解企业之难,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为科技创新和地区发展凝聚合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