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张永和
看到今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亮相》,颇感兴趣,更引起我的思考。因为这是戏曲艺术中惯用的一个术语,也是一个惯用的、须臾离不开的动作,更是中国戏曲、尤其是国粹京剧美学考量中重要的程式呈现。具体来说,京剧中的演员上场之后或下场之前,尤其是演员或者角色的首次出场,在舞台上往往都有一个短暂的停顿,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这个停顿就叫“亮相”,是演出之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首次出场都会有“亮相”,所有演员都会重视并强调。而下场的“亮相”,往往是在一个舞蹈动作、一场武打、一个大唱腔结束之后,一个小停顿再下场。别看这个小停顿,长时个把分,短时数十秒,可每一位演员都会对这个短暂的“亮相”极端重视,因为这或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或是裉节儿处下场给观众留下最深的印象。尽管没有一位演员对此不重视,但好演员、艺术家与一般的普通演员“亮相”后取得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原因是:这个一瞬间的“亮相”,对舞台上下左右产生的巨大“气场”、“烟火气”,涵盖了这个演员多年勤学苦练、广采博收的基本功,而其对所扮演人物的理解和内心刻画,往往就在这眨眼之间统统“外化”了出来。于是台下的广大观众,会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和鼓掌声。这喝彩既包括了观众对这位演员或是艺术家技艺的肯定和爱戴,同时展示了观众在这种超强艺术氛围下所获得的审美享受。比如,梅兰芳大师在《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在一声轻缓的“摆驾”念白声后,宫女鱼贯而出,梅大师伴随着悠扬悦耳的胡琴声,似风摆荷叶轻飘飘出场。于是成百上千的观众瞬间被吸引,暴风雨似的“碰头好”轰然而起。这个“亮相”产生的艺术魅力是巨大的,这也是梅大师不愧为国际巨星的原因所在。
梅兰芳《贵妃醉酒》
我曾看过南北两位老生泰斗马连良和周信芳分别演出他们的拿手杰作《四进士》。他们扮演的宋世杰,都是在一句咳嗽声后,踩着几声清脆的小锣伴奏声出场。两位大艺术家头上鸭尾巾的颤动、脸上眼神的转动、脚下步履的着力均有不同,就通过这“亮相”,便能初步透露出马派、麒派刻画宋士杰这个公门老吏待人处世的“和而不同”。同是一出《挑滑车》,高盛麟、王金璐、厉慧良三位扮演的高宠第一次出场“亮相”,虽都是精、绝、帅、美,但人物的举手投足、内心刻画,还是有些微不同。高盛麟的“稳”、王金璐的“帅”、厉慧良的“绝”,强调的特征虽略有所不同,但又绝对都是高宠的属性。仅仅是一两分钟的一个亮相,就把三位大武生流派的特征表现了出来。您说,这个“亮相”厉害不厉害?
马连良《四进士》
周信芳《四进士》
那么,若是扮演坏人,演员的出场要不要“亮相”呢?同样需要。比如《一捧雪》中的汤裱禙汤勤、《坐楼杀惜》中的张文远、《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他们一出场“亮相”,通过他们的行、走、坐,特别是两眼乱动、身不守舍的姿态,不用看他们鼻子上头那个豆腐块,就能判断出他们都是一些卖主求荣、受恩仇报、攀花折柳、坑蒙拐骗的坏蛋。当年名丑萧长华、马富禄、王传淞等,出场一“亮相”就把坏人的本质表现了出来,不得不令观众折服。
另外,角色下场的“亮相”也非常重要。我看李万春先生的《古城会》,在关羽将蔡阳斩首后,一个捋髯颤头的亮相,就把关二爷又是高兴又是惋惜的心情,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再比如京剧《二进宫》,虽然这是一出文戏,但由净行扮演的徐延昭,最后一句唱:“保国家还是你杨家父子兵!”演员必须铆上,必须要赢得观众一个满堂彩,然后迈着沉稳的大步走进后台。这个下场的“亮相”,每每给观众留下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个“亮相”,既可以用在戏曲舞台上,同时也可以用在现实生活中。诚如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中所写的: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等等,都是一次次很好的亮相。确实如此,我们可以骄傲地想一想:我们国产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接二连三地成功下水;我们国产的超大型运输机运-20,展翅翱翔在蓝色天空上;我们陆海空三军的英勇战士们,在伟大的国庆纪念日上,排列整齐、高喊口号走过雄伟的天安门,这些都是震撼世界、举目无双、神圣壮观的“亮相”!而就在前几天,我们的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忍着病痛,第十三次送华坪女中的高中毕业生去高考。当张桂梅老师和穿红色校服的同学们一起登上汽车的时候,又是多么精彩感人的一次“亮相”啊!这每一次亮相的背后,都有着极其感人的故事。他们有的是保家卫国、义薄云天的三军战士,有的是培养新人、甘献青春的教育工作者,有的是一心为公、勤劳工作的公务人员,有的则是在舞台上为广大观众服务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记住这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和他们的每一次精神抖擞、英姿焕发的“亮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