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大量以“某某暑假最可怕”为标题的营销视频出现在平台。视频中,每个暑假都被渲染成“被甩掉”“快赶超”的关键节点,如果孩子“暑假不努力”,只能“开学徒伤悲”。接着,便开始兜售辅导课程、教材。当赤裸裸的商业逻辑被“包装”成教育逻辑,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就更加容易让部分不明就里的家长盲目跟风。
贩卖教育焦虑如此有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家长表示,“自己是过来人”,清楚地知道教育将影响孩子未来发展,自己孩子要是不加入、不跟上,就会输在起跑线。还有许多家长,本不想给孩子过重负担,但在营销视频塑造的话语中,在和周围孩子的对比中,甚至在部分老师的“加码”中,也被裹挟着,让孩子走上盲目补习的道路。适不适合孩子先不说,别人补了咱们就得补,这是当下不少家长的心态。
好的教育,绝不是贩卖焦虑,而是给予希望。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让孩子与他人比较,而是鼓励孩子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与最优秀的自己相遇。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盲目“鸡娃”,恰恰可能阻碍这种能力的发展,甚至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长此以往还可能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双减”政策实施已接近两年,要进一步避免教育“内卷”,监管需协同发力。目前,北京市委网信办已启动“暑假最可怕”网络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7月至8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相关短视频平台也宣布将整治相关贩卖焦虑的内容。各方携手努力,必将为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快乐的假期创造更好环境。
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是一场远足。每天运动一小时,帮助做一件家务,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培养一个新兴趣……帮助孩子科学合理规划暑期学习生活,把愉快、充实、有意义的美好时光还给孩子,方为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流程编辑:tf028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