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三爷爷是一位中医,为此,我从小便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我闻着煎药时四溢而出的味道,又似回到了儿时,回到了比汤药更浓烈的亲情氛围之中。
幼时,奶奶的身体不好,三爷爷给奶奶抓好药后,母亲负责煎药。煎药是有讲究的,下锅有先后之别,火有文武之分,用母亲的话来说:“煎药要心诚,不能乱说话,手要洗净,否则,这药效果不好。药渣更不能随意乱倒,吃药的人病才能好。”为此,母亲煎药时,总是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倒药渣时要走好远的路。
母亲煎药时被炉火映红的脸庞很好看,至今仍烙在我心里。多年后,我在一本书中读到:“煎药时要老诚人细心看守,不可炭多火急而沸出,亦不可过煎而药枯,火候得宜则药之气味不损,自得速效矣。”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母亲煎药时总是不理会他人,其认真劲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年幼的我来说,中药是苦的,是涩的。如今,我已记不得最早喝汤药是何时了,只记得,感冒了,发烧了,上火了,只要身体有不舒服,三爷爷就让母亲给我熬碗汤药,然后劝着、哄着,一口药,一口糖,好不容易看着我喝下去。那大概是我人生第一次喊出一个“苦”字,服药后,吃一口甜的,对我则是诱惑与补偿,也算是先苦后甜最直观的教育。
因为三爷爷的缘故,我还未上学就先认识中药了,或者说识字从识中药开始。小小年纪坐在三爷爷的桌子旁边,模仿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念着“陈皮、山药、车前子……”虽一知半解,却不妨碍我记住那些美丽而充满诗意的名字。那些美丽的名字也让年幼的我对植物充满了无穷的好奇,时至今日,我依然喜爱并敬畏每一种、每一棵植物。
三爷爷是名副其实的良医,他曾对我说:“人的五脏六腑是相通相连的,行医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病之道,其实就是把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理顺。”他的这番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我经常琢磨理顺二字,深感其中大有文章。对身体而言,理顺了五脏六腑的关系,身体会健康无恙。同样,如果理顺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生活亦会井然有序、悠然自得。
小时候,邻里间谁家人有头疼脑热,可从煎熬的中药味中知晓,人们会关切地去探望。那升腾弥散的中药味,像一家家相互沟通的信息。我一直怀念那些与中药有关的日子。对我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中药五味俱全,犹如漫漫人生,包含着生活的滋味。汤药入口,由苦到甜,一股暖流在胃肠里奇妙地跳荡,让人想起吃苦对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痛,良药苦口,亦算是一种提醒与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