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里,一株株颀秀的玉米苗拔节向上。记者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看到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夏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资料图片)
“这批夏玉米收割后,9月中旬,我们再种旱碱麦,明年6月又获丰收。”正在玉米地里劳动的当地农民李密说,“过去地里盐多,天上水少,土里的白色结晶,比咸菜还咸,别说长庄稼了,长个盐生植物都难,老人们常叹秃地片儿还能种吗?如今,一年双丰收,旱碱地里种出了‘好日子’。 ”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土壤。杨文娟摄
唤醒旱碱地 产量步步高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根据《黄骅县志》的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最早种植品种是‘小红芒’,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后来种上了冀麦32品种,产量达到了150公斤。“但是黄骅市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会严重影响收成。”
培育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黄骅市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旱碱麦的育种工作,改变了该片区不适应种植的历史。农科人员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数年来,经过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比过去亩产50公斤将近提高了6倍。
种植密度增加了一倍
据介绍,旱碱麦出粉率在76%左右,蛋白质含量13%-16%,高于普通面粉。
为了持续扩大旱碱麦种植面积,黄骅市采取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在种植方式上,通过推广利于土壤保水、保证小麦出苗的微沟播种技术,使旱碱地麦田种植平均密度增加了一倍。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一朵“花”长出一条链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好看又好吃的黄骅面花美食
目前,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京津冀以及全国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成了农民增收的“金麦粒”。
“真好看!”位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黄骅面花制作非遗工坊内,一朵不一样的“花”引得记者们忍不住发出赞叹。
“不仅好看,还好吃呢!”该公司副总经理黄丽颖笑着说。记者一尝,不粘口、麦香浓,味道果然不错。
面花是黄骅的传统面食,形状有鸡、桃、鱼、元宝等各种吉祥题材。逢年过节,面花是约定俗成的礼品,人们走亲访友互相交换面花,换出百种花样,尝到百种味道。
“我们这朵‘花’的原料是黄骅旱碱麦中的绿色旱碱麦,在保留传统制作技艺的前提下,严控18个制作标准工序,在沿用老肥发面等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面花产品种类、花样、材质等,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海鲜面花系列、十二生肖系列,并相继推出婚宴、寿诞和传统节日节气等创新型私人定制面花美食。”黄丽颖介绍,公司的产品类型多样,旱碱麦小麦粉、旱碱麦挂面等,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年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
记者点赞黄骅面花麦味足,芳香浓
据了解,该公司创始人孙建军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骅面花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带领团队创建了黄骅面花制作非遗工坊,通过传统技艺研究、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让传统面花之美通过产品创新再次展现在大众面前。
如今,黄骅面花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共有各类面花生产企业、商户100余家,年产值2000余万元。产品除了本地销售,还卖到北京、天津、东北等地。非遗传统技艺得以传承,群众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