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首日,北京市231处祭扫点共接待群众33.9万人。在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的倡导下,市民纷纷采用节俭绿色的祭扫方式,用敬献鲜花等方式代替焚香烧纸,理性寄托哀思。其中,代为祭扫服务出现增长。3月19日清明祭扫服务接待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代祭服务3573次,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资料图
代为祭扫仪式感满满
受疫情影响,全市清明小长假首日接待祭扫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5.3%。相应地,代为祭扫服务出现了显著增长。截至昨天,全市已累计完成清明代祭服务3573次,超过去年同期的2067次。
今年,本市继续对不能到现场祭扫且有祭扫需求的市民提供代为祭扫服务。 代为祭扫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公墓可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拓展服务可与公墓另行商定。
作为全市代祭服务开展较早的公墓,万佛华侨陵园今年已完成600多次清明代祭。公墓礼仪服务组工作人员许伟介绍,代祭服务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充满了仪式感。每次代祭,工作人员首先都会朗读一段主持词,之后进行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等环节。 由于公墓禁止明火,工作人员还会在逝者墓前摆放电子蜡烛。代祭仪式将由工作人员全程拍照,发到家属手机上。
“选择代祭服务的逝者家属都是因故来不了现场的,因此我们都会尽心尽力,不负所托。”许伟说,虽然是代为祭扫,但整个过程也充满了温馨。随着近年来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弥补心中的遗憾。清明小长假前夕,一位定居海外的王女士还专程送来了锦旗,感谢工作人员三年来一直替她扫墓。
“时空邮箱”寄思念之情
“提倡文明祭扫,杜绝焚香烧纸。”在福田公墓,这样的标语格外醒目。今年,为提倡文明祭扫,福田公墓在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的同时,还首次推出了“时空邮箱”,用填写明信片的形式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备受市民欢迎。
清明小长假期间,福田公墓内的玉兰、杏花、榆叶梅正值花期,园内一片花团锦簇。 福田公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云上寄哀思·隔空话亲情”活动,在园内设置了“时空邮箱”,请市民将思念写在明信片上,“投递”亲情。据介绍,“时空邮箱”的明信片与普通明信片大小相同,背面印着园区的各种花木,这些都是工作人员的摄影作品。作为京城著名的“文化公墓”,福田公墓还为活动设计了四种充满人文气息的“邮戳”,深受市民喜爱。不少市民在明信片上盖满印章,带回去留作纪念。
福田公墓新闻发言人刘永平介绍,清明小长假期间,有的市民早上6点就前来祭扫了。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引导,市民带鲜花祭扫的越来越多,带纸钱的越来越少。 由于各公墓严禁吸烟,严禁焚香烧纸,“不冒烟”的文明祭扫已渐渐成为慎终追远的主流形式。
小型共祭缅怀亲人
“记录生命过程,解读生命意义,崇尚生命尊严,传承生命文化。”在长青生命纪念园的骨灰海葬纪念墙前,简短而又温馨的小型共祭仪式充满了感动。
长青园公墓文明绿色祭扫
长青生命纪念园的骨灰海葬纪念墙上,铭刻着1994年到2019年历年海葬逝者的姓名。为弥补海葬逝者没有纪念标志物的遗憾,长青生命纪念园还设立了骨灰海葬纪念碑,并在清明期间举办公祭仪式,教育和激励后人。 今年,受疫情影响,骨灰海撒和海上公祭仪式暂停。
为方便海葬逝者家属缅怀亲人, 今年清明期间,长青生命纪念园在纪念墙广场举行了小型的共祭仪式。在主持人的引领下,逝者家属面向纪念墙肃立,恭敬地将鲜花摆放在亲人的名字下面。
令人感动的是,仪式结束后,许多前来祭扫的市民并未选择直接离开,而是来到园内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和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为无名烈士和“大体老师”献花。
“清明祭扫不单单是祭扫,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的过程。我们为逝者家属服务,家属也在影响着我们。”主持人宋朝舫说。
据了解,清明小长假后两天,仍将是祭扫高峰时段。截至昨天14点,4月4日全市68个规模较大的扫墓点预约祭扫人数超过13.1万人;4月5日预约祭扫人数也达到了13.9万人。市清明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祭扫需提前预约,入园需佩戴口罩,园内禁止焚香烧纸,绿色出行、文明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