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现象屡禁不止
必须重拳出击一查到底
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要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最高法要求全国法院重点惩处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及时审判一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重大典型案件;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整治顽疾重拳出击,彰显司法机关处罚养老诈骗的坚定决心。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价值连城”的收藏品、“重回青春”的化妆品……近年来,不法商家一次次将黑手伸向老人钱袋,被曝光和查处的案例不胜枚举。日前,北京一中院发布涉老年人诈骗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17至2018年审理诈骗老年人案件诈骗数额多在100万元以下,自2019年起,案件数量及犯罪数额大幅增长,部分案件诈骗数额在500万元以上。其中,保健品类诈骗、收藏类诈骗、投资理财型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涉老年人诈骗最为常见。
一路飙升的诈骗数额背后是老年人辛劳攒下的积蓄。在“套路”老人的案例中,受害老人一次次拿出的,不少是家庭积蓄和治病救命钱。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与社会接触面较窄,获取信息方式更为单一,且注重健康养生,更加需要来自他人的问候和温暖。这些特点,本该是社会关爱老年的理由,可在骗子眼里,老年人的弱点就是他们的切入点。要反诈,既要加强宣传,帮助老年人识破陷阱;更要加强震慑,不给养老诈骗可乘之机。养老诈骗屡禁不止,且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诈骗者肆无忌惮。
此次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传递的信号,就是要坚决斩断伸向“养老钱”的黑手。最高法要求对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要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同时加大对罚金、没收财产的处罚力度;公安部则要求挂牌督办一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资金流向一查到底,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受害群众损失。一方面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一方面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有利于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态势,有效遏制针对老年人诈骗犯罪的蔓延。
老年人本就是社会财富,敬老爱老本就是传统美德。维护老人权益,也是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安稳。期待专项行动毫不留情出击,在老年人与诈骗犯之间,织起一道坚硬的“隔离网”。
记者: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