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中国疫情走势?经过多个地方的实践,未来会对防疫政策有所调整吗?”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4月21日下午的“科学为盾,战胜疫情”分论坛上,在回答现场媒体提出的这一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人群是一个健康共同体,严格管控下,只有做好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年轻人才可以自由地外出和交流,正常的社会活动才可以恢复。
换言之,这位国家前公共卫生高级官员指出,未来防疫政策调整的前提是做好高龄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
同场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在奥密克戎疫情蔓延时,整体的感染数量会非常高。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脆弱人群的病死率,将始终是未来各国能否摆脱疫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王宇指出,疫情暴发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高的是高龄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而对封闭在家感受最深的是年轻人,这就造成了一些“错位”。要保证人群的安全,构建健康共同体,就要找出疫情中最薄弱人群的问题进行弥补,加强对高龄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疫苗接种。之后,年轻人才可以自由地工作和外出,与他人交流,而不是想在这之前就脱离管控,不顾其他人群的健康风险。
王宇呼吁,在健康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理念下,要动员年轻人去帮助政府和专业机构,加强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的疫苗接种。这些脆弱人群安全了,总的人群就安全了,正常的社会活动就可以恢复。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能够推动用科学手段战胜疫情的主要问题。”王宇说。
全球范围内目前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未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在中低收入国家人群中,只有不到50%的人口已接种疫苗。非洲国家高达84%的人口没有接种任何疫苗。但与此同时,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疫苗广泛接种。
王宇进一步指出,国与国之间同样是利益和健康的共同体,各国相互影响,整体的安全意味着个体的安全。因此,要找到地球上“薄弱的点”并进行弥补。要采取科学手段让人群特别是脆弱人群在面对疫情时有更强的抵抗力,好比“木桶定律”,补齐最短的一块板,木桶才可以装更多水,人们就可以更自由。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白波
编辑 曾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