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于4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总结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他表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坚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坚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85%。
十年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严峻,加快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
张志勇表示,事实上,所谓“入园难”是“入公办园难”,各地公办教育资源短缺,“入园贵”是“入优质民办园贵”。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治本之策,是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十年来,各部门坚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坚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85%、大力发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促进了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大发展。
同时,中央地方加大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带动地方加大财政投入;采取措施发展公办园,强化城镇小区普惠性幼儿园配套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办园;出台加快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
张志勇说,正在实施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系统举措。“需要各级部门、学前教育工作者着力补齐资源与师资机制短板,为适龄幼儿提供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