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实习记者 胡子傲
2019年初开始,北京正式推行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改革。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施行。这部首都原创法、为民服务法,从起草到诞生,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资料图)
作为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朱琴全程参与了这部条例的制订。
“老百姓对12345是从有一办一开始熟悉的。接诉即办改革的初衷就是用好‘吹哨报到’机制,办好一件件的市民诉求。”朱琴说,北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解决了大量“急难愁盼”,深得群众好评,需要固化改革创新实践成果,以法治力量推动改革继续向前。
2020年8月,市委深改委会议提出加快推动接诉即办立法。12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将“接诉即办条例”列为2021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集结号”吹响,当年年底,立法专班组建,朱琴和市人大、市司法局的同事们一起集中办公,启动了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倒排工期,留给她和团队的时间不到3个月。
时间紧、任务重,这让在接诉即办改革一线、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朱琴也犯了难。
她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召开40余场座谈调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征集的840条意见建议逐条研究吸纳。从初稿到草案送审稿,朱琴和专班的同事们先后修改了40余次。
挑战才刚刚开始。条例进入审议阶段,朱琴配合市人大广泛开门立法、参与逐条修改。过程中,各种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来自基层争论的声音尤其“热烈”。
买的鸡跑了要打12345,家里飞进蝙蝠也要打12345,类似这样的压力让基层工作者有苦难言。“是否设立不予受理范围?是否增加诉求人义务?是否改变群众评价制度?一些诉求该不该接?该不该办?”朱琴回忆,市民来电是否要“全面接诉”曾引发讨论。
“与其他立法过程相比,从来没听到过基层这么强烈的呼声,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压力!”一位参与立法多年的专家感慨。
朱琴发现,虽然讨论热烈,但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站稳“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最终,条例没有用“不合理”“恶意”来定义市民诉求,而是要求以12345热线为主渠道,提供全时段的诉求接收、查询和反馈服务,对诉求人主体不设限制,也不设“不予受理”的诉求。
全面接诉、不设门槛,最大程度保护诉求人的权利。同时,为了响应基层心声,条例对分类处置、精准派单、协调办理提出明确要求,这相当于为基层工作人员配备了工作“法宝”,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条例出台后,不少基层干部反馈,“有了这部条例,为民办事更有章可循、心里更有底了”。
审议期间,市人大组织万名人大代表多次下基层,收集了6.7万名基层工作人员和市民群众意见。这其中,光是调研座谈,朱琴就参与了几十次。
“讨论本身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她举例,以往诉求存在社区“空转”的情况——有时诉求直派街乡镇,街乡镇转派给社区,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光靠社区无法解决。为此,条例中明确承办单位不得将社区职责清单外的事项交由社区办理,不得将社区协助政府工作的事项交由社区作为主责办理。
各方民意聚沙成塔,这份集民智、守民心的法规逐步“立”了起来。
“以前压着干,现在追着干。”“初期有些工作人员想着如何免责,后来想的都是如何帮百姓把问题妥善地解决。”条例出台后,基层的反馈和变化也是朱琴最乐于看到的。
朱琴和同事们又承担了全市动员部署、巡回宣讲等工作,让条例走进社区、进企业。“大家都知道12345好用,但打的人越来越多,就越来越难打通了,还是希望打热线电话更方便点。”“要是派单再精准一些就好了。”市民的宝贵意见给了朱琴许多动力,她说今后会继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包括推进“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城市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