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宗春启
进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是处暑。处暑,是“暑热消退”的意思,读音为“楚蜀”。今年的处暑节气在农历七月廿六,廿七出伏,意味着三伏天的结束。
数伏,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头伏,十日为一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不一定是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因为伏天什么时候结束,要由节气管着;节气在农历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暑气的消退必在立秋节气之后,所以,立秋之后还有一伏。所谓伏,是阴气藏匿的意思。古人认为,夏至阴气始生。但此时阳气尚旺,阴气还不能抬头,只能潜伏起来。
处暑之后,阴气渐渐抬头,早晚凉风习习,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渐走低。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吟早秋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景山公园远眺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以荐寝庙”——这个月,古人要用新收的谷物祭奠祖先;天子“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坿墙垣、补城郭”。
古代建筑多为土筑,雨季时需要修补。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的城墙就是夯土筑成的。夯土墙怕水,雨季之前,要给城墙披上芦苇的“蓑衣”。遇上大雨,“芦苇蓑衣”也难保土城不坏。《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八年(1291)秋七月己未(廿四),“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直到明朝嘉靖以后,北京城的城墙内外两面才全部砌上了砖。
“完堤防以备水潦”是个重要的经验总结。历史上,有多个年份在此时发生洪水。康熙七年(1668)七月初十,浑河水溢,冲决卢沟桥岸直入北京城,午门崩塌了一角。雍正五年(1727)中元节前十余天降雨不止,京城大量房屋损毁,直隶二十四州县受灾,朝廷发帑银给八旗兵丁修房、救济灾民。大雨过后,雍正命各省建龙王庙。
光绪廿四年(1898)伏秋后,阴雨连绵,直隶宛平四十州县被水淹。1985年8月20日,北京城区及海淀、石景山、怀柔、房山降暴雨至大暴雨,西城区6处人防工事塌陷,海淀区30户人家被水包围(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
天有不测风云,防汛这根弦暂时还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