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岳强
什刹海的一个“刹”字,表明这一带寺庙众多。自唐代起,什刹海地区修建的寺庙多达160余座,是北京寺庙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影响较大的寺庙有火神庙、护国寺、关岳庙、广化寺、拈花寺、净业寺、贤良祠、广福观等。坐落于烟袋斜街51号及大石碑胡同6号、8号的广福观,始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据说曾经是明朝管理天下道教的官府机构——道录司所在地。
(资料图)
广福观前殿 摄影:岳强
道录司为道官机构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诏令天下,设置道录司总领全国道教,为掌管道士的最高权力机构,隶属于礼部。府设道纪司,州设道正司,县设道会司,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层次分明的道官机构。道录司的道官有左、右正一各一人,左、右演法各一人,左、右至灵各一人,左、右玄义各一人。其下各府道纪司分设正、副都纪各一人,各州道正司设道正一人,各县道会司设道会一人。道录司总负责道内住持的选任,度牒的发放,道士名籍册和天下宫观花册,定期汇总编制,上报礼部祠府。道录司的道官一般需由正一真人(天师)推荐,礼部及吏部勘议,皇帝亲自任命。
将道录司设置于烟袋斜街的广福观,可见当年这一带道教文化的繁盛。现在的西城区道教协会也在烟袋斜街上,与大清邮政信柜相邻。
但对广福观的性质和功能,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以“广福观碑记”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考证后认为,广福观为孙道玉创立的别院,其性质是子孙庙,并非明代道录司衙址。据《明实录》《明史》《廿二史札记》记载,孙道玉是深得明宣宗、英宗、宪宗几代帝王恩宠的著名道士,封赏不断,最终封为真人。天顺元年(1457年),孙道玉受诏掌管道录司,成为天下道教的实际负责人。此时,彭太监将其在烟袋斜街的一座宅院赠予孙道玉建立别院,皇帝赐名“广福观”。如果这一说法成立,广福观的创建时间便提前了两年。
广福观三清殿 摄影:岳强
那么,推断广福观只是孙道玉别院,而非道录司衙署的依据是什么呢?其一,明初设置的道录司,官员定制是四品八人。朱棣迁都北京后,道录司的官员设置为16人。宣德年间,道录司官员开始超编。到了成化年间,道官多达百余人。如此众多的道录司官员,办公场所可能有些局促。其二,坐北朝南的广福观是一座三进四合院,由山门、前殿、后殿、西跨院组成。尽管位于什刹海岸边,风景秀丽,但空间规模有限,难以承载庞大的官府机构。而位于阜成门内的朝天宫规模宏大,是当时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朝廷将道录司设在那里顺理成章。
朝天宫早建26年
道录司是朱元璋时期所设,而广福观建于明英宗朱祁镇时期,那么,广福观建成前,道录司在哪儿办公呢?
阜成门内的朝天宫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是仿南京朝天宫建造而成,比广福观早26年。因此,道录司的所在应该是朝天宫,后来也不可能从朝天宫搬迁到广福观,因为广福观无法容纳道录司已有的规模。据此推测,烟袋斜街上的广福观或许只是道录司的一个分支机构。由于烟袋斜街达官贵人云集,声名远播,人们便将这座道观说成了道录司所在地。尽管不够严谨,这种说法也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在许多人心目中,烟袋斜街上的广福观成了道教文化的象征。
中国道教文化的源头在黄帝,而老子则是道教文化的继承者、总结者和发扬光大者,所以道家思想又被称作黄老学说。如果说黄老学说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棵大树,那么先秦的诸子百家思想则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就此而言,也可以将植根于道教文化的广福观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后来,广福观一度成为民居。2008年8月,修复后的广福观正式对公众开放。201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我徜徉在修葺一新的广福观时,这里已成为什刹海展览馆。前殿、三清殿、三清殿东边的崇玄殿、西边的演法殿分别以“什刹海与北京城”、“建都所依,济运通漕”、“海域新貌”和“京华胜地”为主题,介绍什刹海地区的地理样貌、人文古迹、历史底蕴、民俗风情等。以数字沙盘、手机AR、多点触摸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使人真切感受到什刹海地区积淀已久的运河文化、王府文化、园林文化、非遗文化、四合院文化、名人文化和老字号文化。
尽管我没有看到有关烟袋斜街和广福观的专题介绍,但烟袋斜街作为什刹海地区的一条小街,广福观作为烟袋斜街上的一座道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已经蕴涵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