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年6月17日《北京日报》9版刊登神舟十二号发射报道。
本报记者采访翟志刚(右)。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孙乐琪采访王亚平(右)。
“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在央视“七夕”晚会的舞台上,歌手周深的一曲“如愿”,在“纸鸢”与“宇航员”形象的配合下,足令人心潮澎湃,泪满衣裳。
代表地球人类走向璀璨星河,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担当;为所有读者展示中国人踏入宇宙的“壮怀激烈”,则是北京日报人的责任。从“东方红一号”扣响太空的门环,到上世纪90年代荣耀与挫折并存,到神舟五号让中国人第一次置身外太空,再到近10年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平安返回,北京日报人用一篇又一篇饱含着深情的文字,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次突破。
2022年7月24日,“胖五”飞天的轰鸣声中,北京日报特派记者刘苏雅在距离发射塔架3千米外,目送着问天实验舱一飞冲天,去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问天之梦”。她说:“手中的镜头紧紧追着火箭的轨迹,心脏在跟随周围的空气一起颤动,放下镜头,才发现不知何时,早已热泪盈眶。”
北京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丁肇文曾无数次在各个航天发射场见证过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激动自豪、同样的热泪盈眶。“能够获得这种采访机会,对地方媒体而言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就更得把握住每一次报道的时机,全情投入,遵守纪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读者们带来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报道。”丁肇文说。从以前对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奋力追赶,到现在运载负荷日益增加的长征系列火箭、在轨运行良好的“天和”“问天”,无论是发射工具还是所发射的设备,在众多领域里,中国的技术已经不落人后。
航天发射受到窗口期的约束,任务节点常常在深夜。伴随着飞控大厅里的一声声口令,北京日报的记者们与航天人一起熬过最久的夜,听过他们最真挚的欢呼,也见过他们最激动的热泪。
刘苏雅说:“我努力通过我的文字,记录下更多在建设航天强国道路上奋进的感人身影。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无数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的航天人,汇聚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长路上,希望我能继续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写下航天人追梦的诗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