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资料图】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12月26日线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大气环境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基础上,使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超过1/3,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有望超过80%。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封面
应以能源结构清洁转型为根本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大气环境是和碳排放耦合度最高的环境要素,清洁空气和碳中和工作的协同是目前我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也对有效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度及显著提高多要素协同治理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以“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为主题,围绕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等五方面设计了20项指标。国内50余位大气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领域的顶级专家参与编写工作。
分析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大气环境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新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国正加速构建减污降碳相互促进、协同增效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通过多年努力,能源转型取得显著进展,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交通运输结构稳步优化,促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进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刚性增长,仍是推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和影响空气质量的核心因素。在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及“双碳”战略背景下,需要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根本,以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推动空气质量根本改善,有效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2030年主要大气污染物可下降超1/3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全国PM2.5浓度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4.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3%,较2015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0个城市臭氧超标,约为PM2.5不达标城市的一半,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空气质量仅次于颗粒物的污染物。
总体而言,我国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初步评估表明,2015年至2020年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105个城市实现PM2.5年均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协同下降,17个城市二者呈现同步升高态势,大多数城市未能实现协同下降,因此亟需在城市层面进一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调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报告认为,由于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基础上,使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1/3以上,推动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年评价值有望下降至130微克/立方米左右,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可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以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能源深度低碳转型,至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浓度年评价值将下降至10微克/立方米和100微克/立方米左右。
从健康角度考虑协同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近年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有效保护了我国群众身体健康。受PM2.5污染水平整体改善以及污染天数持续降低影响,2017年至2021五年间,全国与PM2.5长期和短期暴露相关的成人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3.9%和26.2%。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交互作用将对人群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报告第五工作组召集人宫继成在回答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问时表示,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易感人群。二者协同作用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暴露层面,例如高温能促进大气中二次反应的增强,使得颗粒物中产生健康效应的化学组分发生变化;二是在对健康影响的机制方面能起到互相促进作用,比如极端温度情况下,人体对空气污染暴露的易感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使得人体更加容易受到空气污染暴露的影响。
“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并提出可能的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宫继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