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十四届北京市政协今年新设环境资源界,该界别19名委员中,17名是新委员。1月14日下午,这个新诞生界别的首次小组会上,委员们履职热情饱满,建言献策也高度聚焦环境资源这个“主业”。
简短的开场白后,委员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政协北京市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并介绍自己关注的方向。许多人都是带着自己履职的第一份提案上会。
“报告中提到,2023年要围绕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等开展专题协商,我对此深感赞同,也认为非常必要。”来自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傅志斌委员说,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把城市建设成公园,公园也不应仅仅是分割的园林绿色点,更应该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传承城市文化和培育城市文明等多方面需求的载体,城市应在全城系统化规划的公园中生长。”提案方面,傅志斌关注的是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首都城市建设,将绿色北京建设和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将文化、娱乐等设施植入到公园建设中。
“城市水环境既包含城市也包含农村,农村水环境治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来自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黄绵松委员,建议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精细化、长效化运营,推动污水处理低碳转型。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一直关注着资源环境和乡村发展问题。他说,北京作为大都市,可以实现生态和文化并重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发挥农业、农村的生态和文化功能,通过乡村的发展来促进文化生态的振兴,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振兴。
尾矿库的风险排查和治理、电动汽车锂电池的回收、供热管网的高效利用、污水中的能源利用……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们交流着各自关注的方向。
有委员提出,1月15日中午12时就是大会提案提交截止时间,时间有点儿紧。连任委员、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郝留亮立即现场“科普”:北京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APP上随时可以提交,市政协人资环建委正在对2023年工作进行谋划,围绕哪些议题进行调研、考察,欢迎诸位委员出谋划策。
这场小组会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委员们充分发言、交流,责任满满、信心满满,相约今后5年,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积极履职建言献策,环境资源领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