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商业外摆都被视为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烟火气。
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在北京持续深入推进消费领域供给侧的背景下,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为发展优先端。北京将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相关资料图)
《实施方案》指出,外摆试点由区政府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外摆位,明确外摆时间、经营品类等细则,由经营者向所在街道进行网上报备,由街道对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摆摊点试点将在北京重点商圈先行先试。为此,北京也将完善商圈统筹管理机制,针对重点商圈缺乏公共空间利用、周边交通配套、专项规划制定等综合协调管理的问题。
商业外摆最容易接近消费者,给城市带来了烟火气,是消费流量的入口。疫情三年,消费预期收缩和经营压力加剧,面对线下活动的放开与通过,商业外摆成为了商业烟火气回归的最佳方式。
疫情期间堂食受限,很多餐馆通过外摆摊位售卖熟食和半成品菜,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也带来了更多销售额。
一些外摆试点甚至成了网红时尚打卡地。去年9月,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在三里屯路路侧空间较为宽敞的树荫下设置的咖啡外摆区,就吸引了商场内的咖啡品牌在沿线以“快闪店”的形式参与其中,Peet’s Coffee、RE而意、théATRE等品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体验为三里屯商圈增添了新鲜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活力。
SOLANA蓝色港湾在完成亮马河景观带配套升级、铜球广场风情化改造升级后,也针对临街商户进行了外摆升级,让场内商区面貌焕然一新。
中粮·祥云小镇为提振夜经济,“深夜食街”的众多外摆商户也有效延长了营业时间。
从目前来看,外摆主要还是集中在餐饮业态。
祥云小镇相关人员表示,外摆商业虽然能延伸商户的服务半径,但外摆对硬件及环境的要求较高,这种经营模式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北京外摆商户经营时段主要集中在一年的3月至9月,冬天则需要进行阳关暖棚的改造,这意味着成本会有所增加。”
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看来,通过外摆形式可以有效地展示实物商品、服务商品、体验商品,同时也可以创新各种场景,从而起到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北京核心商圈更应该通过外摆的形式,来丰富商业业态。同时通过外摆形式增加了商圈运营空间,从而提高商业的经济效率。”
不过,外摆商业也要最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洪涛指出,外摆并非是将各种商品直接摆在街头巷尾的街面上,而是在考虑到现代商业的发展规律、科学性的基础上,将外摆商业的主导权交给市场主体。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同样认为,通过外摆的形式,商业能够营造一铺一景一天地的情景式街区,有助于消费者培养新的消费文化,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在“云消费”的时代背景下,追求消费体验化成为发展重点,在购物中心、沿街商业、餐饮店铺外摆,消费者也能从中寻找“淘宝”的乐趣。
赖阳强调,在支持新消费业态发展的同时,对外摆时间、摆放范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指导督促商户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处置等工作也是外摆发展的重中之重。
来源 北京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