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骜
“老李,今天还有风,提醒大家干活的时候小心点,我到了单位就过去。”王崧一天的工作,始于和施工现场负责人李琰的电话,撂下电话,看了一眼手机,距离早七点的闹钟还有十分钟,起早了,王崧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一天要干的活,赶往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地安门外大街相关项目统筹协调的负责人,王崧要操心的事不少。春节假期返岗后,他每天的第一站不是办公室,而是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项目工地,也就是李琰负责的地方。
推开工地大门,李琰和十几位工人已经开始忙碌,看着地上盖得严严实实的苫布,王崧俯下身,掀开一角仔细检查。原来,1月31日北京阵风七级,王崧担心扬尘、渣土,特意嘱咐加盖苫布。节后的北京仍然寒冷,风吹红了王崧的脸,他却顾不上喝一口热水,而是一遍又一遍提醒着。
“咱们这是核心区和中轴线相关的项目,大家保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扬尘、扰民问题这些细节,特别是用钩机和桩机的时候。”
一边说,王崧从大衣口袋里掏出项目效果图,和李琰商量着细节。该项目是北中轴线景观视廊完美呈现的关键,自去年年底降层完成后,王崧就开启了“加速键”。他深知,要在今年年内完工,并且符合地外大街和北京中轴线的风貌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刮风下雨,外立面建筑形制,都是他这位统筹者需要操心的事。在距离工地不远的办公室里,不同阶段的项目效果图和地外大街老照片成了王崧办公桌最显眼的“标签”。打开电脑屏幕,上面呈现的亦是效果图,而坐在电脑前的王崧,比在工地的时候安静了许多。
随着鼠标的滑动,效果图时而变大,时而缩小,时而聚焦到某一个点位。王崧一手举着老照片,一边盯着屏幕,仔细比对着。
他告诉记者,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项目的外立面按照16开间规划,就是他和设计团队、施工方一起参考老照片、图纸研究的结果。
“核心区风貌,特别是中轴线风貌的保护要精益求精,门面的宽度和外立面装饰都要有据可查,这样的案头工作不能少。”王崧说。
几天前,《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获批公布,王崧和同事们更有干劲了,他盼着,在兔年里,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地安门派出所降层、地铁八号线周边环境提升等几个项目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推广助力。从白天到晚上,王崧的手机经常响起,其中通话最多的,当属李琰。当天下午七点,王崧罕见的“早早”下班,在办公室到地铁站百余米的途中,他再次拨通了李琰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