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 记者 曹政 武亦彬
一座城市不仅有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还有犄角旮旯里的“隐秘的角落”。
(资料图)
这些“隐秘的角落”有的在城市立交桥下面,有的在施工围挡的另一侧,有的在老旧小区的地下……其实,这些角落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近几年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盯上了这些角落,破解老难题,探索新方式,让“犄角旮旯”变为城市的“金角银边”。伴随着城市治理的越发精细化,“有里儿、有面儿”的北京城正呈现出来。
新首钢大桥桥下空间美景宜人 视觉中国供图
桥下空间
565处清理干净后亮相
数读:桥下空间已有565处“打扫”干净,多处改造提升后亮相,二环、三环、四环路桥下空间全部移交属地管理。2023年,全市将推动整治剩余183处桥下空间。
❶停了20多年的僵尸车清走了
过去几十年,是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密集的时期。随着大量铁路、地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建设,多座桥梁“腾空而起”,形成了千余处桥下空间。
这些桥下空间有的被占用、有的闲置荒废,与周边城市风貌、区域功能不协调,成为了整个城市的灰色一面。两年前,北京市疏整促专项办曾对中心区的近600座桥梁下空间进行摸排,发现了私搭乱建、违规乱停车、违规堆料和堆垃圾、设施陈旧、摆摊设点、未贴引导标志、违规转包等七类问题。
被占用的桥下空间中,有不少停放着长时间无人认领的“僵尸车”,或者严重损毁的“事故车”。南二环的开阳桥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
两年前,开阳桥西侧的桥下空间还停放着200多辆小汽车,角落里“挤”着的三轮车摞起来有三四层。“按年头数,这些车辆多的停了有20多年,压根找不到主人。”负责此处桥下空间治理的首发公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僵尸车”都积着厚厚的尘土,5000多平方米的桥下空间成了名副其实的灰色角落。
2021年,本市启动桥下空间整治,开阳桥成为首批试点之一。清走了“僵尸车”,整个桥下空间一下子亮堂了不少,地面标志重新施划后,这里成为服务周边居民的停车场。
❷新首钢大桥下有了露天剧场
当长安街遇到永定河,“成就”了京西地区网红地标——新首钢大桥。
新首钢大桥全长1300多米,跨越永定河后又分别向东西两侧延伸,形成了巨大的桥下空间。初期,桥下空间尚未利用,大片地块裸露着混凝土,阴暗灰沉。
“大桥很美,但是桥下空间却非常消极、昏暗,还分布着多个灰色电箱,如何实现桥下空间再利用,格外关键。”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师舒斌龙带领的项目团队第一次到这里时,大桥刚刚竣工,桥下杂乱无序,散落着大量的建筑垃圾。
把视线拉长,永定河左岸正处在北京冬奥公园中,也就是首钢大跳台的“后花园”。如果桥下空间像过去一样围挡起来或存放杂物,势必会将永定河左岸的滨水空间和冬奥公园阻断,市民也无法从新首钢大桥直接进入岸边。
事实上,相关部门早在建设永定河左岸公共空间时,已考虑到新首钢大桥下空间开发。只是桥下空间起伏高差大、光线暗、设施乱,如何在设计师手中化腐朽为神奇?
“高差大的不足恰恰适合做不同高度的舞台和座椅。”舒斌龙利用场地高差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空间,分别为“漂浮栈道”、“桥下剧场”和“慢行吊桥”,提供了不同高度的视觉体验;针对桥下空间暗,就在舞台区的背景使用镜面材料,通过反射自然光,将桥下空间打亮;十几米长的双曲面廊架则遮挡了大电箱,让场地更显艺术氛围。
这处空间名为“桥间天地”,取义“新首钢大桥立于天地间,大桥下又有一番天地”。“桥间天地”使得永定河左岸与首钢内部的慢行系统、大桥的人行系统相接,实现了桥上、桥下连通。同时,“桥间天地”大开大合的场地,也是未来策展、摆放雕塑、艺术表演、展览展示的场所。
❸地铁桥下变身社区停车空间
同样享受到桥下空间停车便利的还有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的居民。地铁13号线从北下关街道空中穿过,高架桥下的空间曾经一度荒废闲置,特别是前几年周边施工占用后,这片空间成为居民绕道走的脏乱一角。
北下关街道周边多是没有修建地下车库的老楼,停车资源极度匮乏,那么,桥下空间能不能利用起来,建成为居民服务的停车场?
对于地铁桥下空间的利用,此前并没有相关规定。这桥是属于京投公司的,桥下空间属于谁呢?
在交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北下关街道与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海淀区交通委签订了桥下空间的使用管理协议,正式取得13号线海淀段北下关街道行政辖区内的桥下空间使用权、管理权,并成功打造了一处临时停车场。
“有了这片桥下空间,一下子增添了300多个车位,现在已经引入第三方停车管理公司,供周边居民使用。”北下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桥下空间整治好了,既服务周边百姓,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桥体安全,保障地铁安全运行。
揭网见绿
美了2万多个“足球场”
数读:截至目前,本市两年已经累计“揭网见绿”约1.6亿平方米,面积相当于2万多个标准足球场。今年将强化生态修复和生活功能融合,实施留白增绿379公顷,完成“揭网见绿”1074.09万平方米。
❶绿网变绿地 社区添新绿
春天来了,家住顺义区优山美地D区的居民陈先生开窗就能看见小区旁的一片绿地。但在去年以前,这里还是荒地,他在窗前只能看到各种垃圾。
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不少待建的荒地。有的荒地是因为刚刚拆除完,新的规划还没有明确;有的荒地虽然有了规划,但与建设利用之间还存在“空档期”。按照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裸露地面需要覆盖起来,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但苫盖绿网时间长了也有问题,长期风吹日晒,这些绿网烂了,也成了垃圾,风一吹也有扬尘。
2021年起,北京启动“揭网见绿”行动,让绿网变成绿地。本市通过第三方卫星遥感监测全市绿网分布点位,组织各区逐一对苫盖绿网地块进行核实,摸排地块现状、权属关系、规划用途、项目建设时序,依据规划性质,通过项目开工、农业种植、临时绿化等多种方式揭网。值得一提的是,简易绿化不改变土地权属和规划用途,待地块成熟后启动项目开发建设,确保实现规划用途。
优山美地D区附近的这片荒地有2.3万平方米,长期被绿网苫盖。荒地旁就是一处公园,随着公园建设和“揭网见绿”的推进,这片荒地变成绿地。
“虽然揭网的土地在规划上还不属于公园,但揭网绿化后让公园的景观延伸开来。对居民来说,公园也变大了。”空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对该地块种树进行绿化,打造绿色景观连廊,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花草成丛的景象,为辖区增添了一抹新绿。通过前期的协调沟通,这块绿地建成后统一由公园养护,这也解决了后期养护的难题。
❷低成本打造网红“花海”
2021年,104国道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从过去的两车道改为八车道。这条大动脉正好南北穿越大兴区瀛海镇。路修好了,但让瀛海镇居民头疼的是,路两侧留下来不少长条荒地。
在第三方卫星遥感监测全市绿网分布点位地图上,104国道沿线的“图斑”格外明显,被划入了“揭网见绿”的行动范围内。
瀛海镇这十多块“图斑”,裸露的、硬化不全的、拆除未建的地都有。“很多居民都在附近跳广场舞,我们就琢磨利用这些闲置地块,给附近百姓建一座口袋公园。”瀛海镇环保专班负责人李岩说,这事一举两得,既实现“揭网见绿”,又满足了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
于是,此前已经破损的硬化地面、因防止扬尘铺满绿网的地块,被修葺成小广场,并设置篮球、乒乓球等场地;边边角角荒废的地块补种绿化,大面积的荒地撒上了草籽。
近两年,瀛海镇在完成工业大院疏解整治的基础上,融合周边绿化公园的特点,在腾退后闲置的地块上种植农作物。通过种植油菜花和向日葵等,与周边景色形成互补,实现了四季无裸露土地的目标,提升了城市景观品质,到了花开季节,这些地方成为网红打卡地。
“简易绿化投入比较小,未来一旦有了新规划,也能在短期内恢复土地进行建设。”李岩说,此后部分绿地有了开发建设目标,地块简易绿化的“历史作用”结束,但给市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❸赏梨公园即将开放
通州区颐瑞西路与云景南大街交叉路口的东南角,蓝色围挡里藏着梨园城市森林公园。
梨园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有15万平方米过去苫盖绿网。公园选取梨属十余种苗木,打造“森林芳雪,梨园艺境”的景观。同时,公园还专门建设了环形跑道,以后运动爱好者跑一圈就能欣赏到林芳故土、林溪同乐等景观节点。眼下这个赏梨公园建设接近尾声,最快下个月就能揭开面纱,对外开放。
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被绿网覆盖的荒地。“以前这片土地上盖着不少‘工业大院’,腾退后有一部分土地规划为公园,还有一部分是留白用地。”梨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揭网见绿”工程的推动下,规划加速落地,公园开工建设。虽然有留白用地,但园林部门也一同撒上了草籽,进行了简易绿化,看上去也与公园融为一景。
链接
桥体绿化首次纳入疏整促任务
今年是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启动的第7年,共纳入了45个专项任务。细数每一年的清单,都会有新意,瞄准“隐秘的角落”已纳入更多领域的专项任务。
“城市在建设中难免会有一些‘边角’被忽视,影响了周边百姓的生活品质。”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精细化治理,这些“边角”也能发挥大作用,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
除了桥下空间整治和揭网见绿,本市也瞄准违建拆除后的腾退空间利用,提出“场清地净”标准,去年一体化推进违建拆除、建筑垃圾处置、土地腾退与利用,治理违法建设2874.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041公顷;巩固地下空间整治成果,完成80处人防工程功能恢复和再利用,利用腾退地下空间补充5422个停车位;老旧小区974处雨污水管线错接混接点位完成治理;加强重点村综合整治,累计清理积存垃圾16万余吨,摸排整改“四清、三停”消防隐患问题和安全生产隐患;完成施工围挡整治等数十项任务。
今年的新任务已经出炉,桥体绿化等首次纳入疏整促专项行动,将在不影响桥体安全的前提下,以联想桥等20座立交桥为试点,开展桥体垂直绿化,提升城市绿化景观风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