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程功 实习记者 何蕊
“大恐龙,我来啦!”2日19时,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启为期五天的2022“博物馆之夜”。当晚,800名观众走进展厅,探寻自然奥秘,共度博物馆奇妙夜。
进入展厅,每个家庭都能领到一本“博物护照”,观众在手绘地图的指引下前往各主要展厅,完成护照中的学习任务,便可获得一枚纪念章。“彭彭和丁满分别是非洲的什么动物?”在神奇的非洲展厅内,动画片中的热门角色出现在眼前,令小观众们兴奋不已,使劲儿探着头寻找目标。“我找到了!彭彭是疣猪,丁满是獴。”对照着展厅内的动物标本,10岁的小雨第一个喊出正确答案,收获了一枚“荣誉勋章”。
在古爬行动物展厅里,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一只只“庞然大物”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打卡。“小朋友们,你们系过腰带吗?在恐龙的骨骼中,有一块特殊的‘腰带骨’,考古学家就是通过它给恐龙分类的。”在一条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化石前,志愿者正在向小观众们讲解恐龙的骨骼构造。随后,小观众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为恐龙绘制“腰带”。
“刚才老师讲了,这只恐龙的腰带骨是往肚子前面长的,我画的对吗?”在爸爸的引导下,婷婷在恐龙结构图中顺利地找出了蜥臀类恐龙的腰带骨,并用彩笔为其画上了五颜六色的线条。除此之外,还有拼接蝴蝶模型、制作贝壳项链、装饰触角发卡等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分布在各个展厅,等待着观众前来体验。
在“博物馆之夜”,不光小观众们玩得不亦乐乎,大朋友们也收获颇丰。自然博物馆在三层4D影院连续五天举办博物夜谈——“这里是北京”主题讲座,多位自然博物研究学者将分享自然科学知识,包含本土动植物、真菌、常见化石、矿物岩石等多个主题,邀请观众一同探寻自然的奥秘。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师、副研究馆员王珊介绍,该馆自8月2日至6日开放夜场,每晚限流800人,观众可在专家及明星志愿者的带领下在古爬行动物展、古哺乳动物展、神奇的非洲展、人之由来展等展厅中体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观众须至少提前一天在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