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教育部日前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粮食安全领域,指南提出建设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其中,生物育种科学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优异品种创制的关键科学与“卡脖子”技术问题,全面推进生物育种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引领中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发展。核心课程包含植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等。
在生态文明领域,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三个专业包含其中。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围绕新农科建设“四新”理念,培养具备解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瓶颈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能力,能够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智慧农业领域中,包含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两个专业。营养与健康领域包含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乡村发展领域包含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专业。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部表示,要对接重大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发挥引导功能,面向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把握经济社会和农业产业发展大趋势,聚焦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和未来农业人才培养,引领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农科专业;实施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及时响应农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审慎论证,适时调整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