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关一文
1月14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别联组会。多位委员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资料图片)
推进“两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
“北京自贸区是全国第一个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自贸区,但是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数字产品的保护和维权比较艰难。数字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难以确权,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不重视数字产品这种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的融资难。”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宋坪建议,由“两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设立知识产权专门工作小组。
她认为,可以考虑先依法保护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强化市场主体在数据产业发展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改进专利侵权案件的司法实践,在涉及大数据的侵权举证中借鉴适用举证责任转移的方式,把举证责任适时地分配给对方,更有利于分享。继续简化专利权质押登记的相关手续,推行以承诺的方式来办理,引入合格的系统担保机构,大力推动国企,央企来做担保,丰富支撑实践方式。
同时,要加强服务平台的造血能力,探索创新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采取社会治理的方式纳入企业和社会机构进行社会共治。建议由北京知识产权局牵头监督,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对服务情况做设计,提炼提供企业知识产权的方向,找出企业知识产权的重点和难点。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处理能力,建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专家库,培养选拔既掌握高科技领域知识,又懂得知识产权,务实并且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完善“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问题的关键。当前,北京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策重点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市政协委员、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小晶提出建议,应完善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中长期投资和风险担保机制。
她建议,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五年至十年以上的长期信贷支持,积极推动S基金设计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资本支持。由政府出资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完善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企业与担保银行负担风险,政府对担保银行进行再担保的风险负担机制。
同时,强化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在企业发展中的诊断咨询作用。鼓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各专业协会等国家和北京市属科研院所、社团组织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和机制,绘制龙头企业供应链先建立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协调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机制联系,促进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科技风险发展。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水平。借鉴韩国的经验,设立企业难题解决中心,协助减少政府技术创新上和企业实际所需技术的差距。采取政府出资,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建立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
“京味儿”夜经济助力消费升级
针对消费升级,市政协委员、北京日东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喜隆多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晖认为,顶层规划布局要科学精准,从商圈设计升级之初就提前考虑运营管理需求,并充分依托专业运营团队丰富的商业工作经验,保障商圈提质升级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刘东晖认为,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应该挖掘不同年龄层构成的多维度消费需求。“比如50后、60后关注银发经济、品质养老、医疗保健的消费,70后侧重新型休闲娱乐消费,80后、90后及00后是当前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更倾向于宅经济、宠物经济、网红经济等新型消费。”他表示不同年龄的消费人群,共同构成多元化消费格局,应围绕由此产生的差异化消费需求,不断发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同时,刘东晖提到,夜间经济对推动城市发展、激发消费活力有重要意义。要挖掘北京特色,依托北京文化彰显北京底蕴,发展“京味儿”夜间经济,着力破解北方城市不利于开展夜间经济的固有印象,让北京冬季的夜间经济更有人情味、温暖感、归属感。并且,要以创新思路谋划夜间经济发展。打破夜间经济就是吃饭、逛街的传统认知,不仅在“点亮”上下功夫,更要在模式、场景和业态上推陈出新,让夜间经济更加多样化、潮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