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莫凡 孙毅
调查|环境不佳、室内吸烟、购物不便……
(资料图片)
家门口的小店细节待改善
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七小门店陆续复工,城市里的烟火气又旺起来了。但记者走访发现, 有些门店或是不小心,或是没在意,在环境和服务等环节仍有些缺憾。把细节改好,或许能让顾客的消费体验更上一层楼。
低价是好事 环境得提升
安乐林路,地铁景泰站附近,有一个惠民超市奶站。小店不大,门脸约两米宽,生意红火。顾客们最热衷的就是其售卖的奶制品,很多中老年人,在挑选新鲜或临期的产品。保质期还剩2天的大果粒酸奶,10块钱8杯。其他临期的大桶鲜奶、酸奶,处理价也非常便宜。
经常在此购物的蔡阿姨买了一组日期新鲜的茯苓酸奶,“这一组4个,大超市卖12块钱,这小店卖9块。”她说,这是附近唯一一个实体奶站,原来是开在望坛棚户区内琉璃井早市,棚户区改造启动后,搬到了现在这个位置。蔡阿姨对奶站的商品很满意,“看清楚日期,买自己需要的就行”,她觉得唯一需要提高的是购物环境。
天天家园的生鲜超市,是附近比较典型的生鲜超市,里面有小理发店和小裁缝店。理发店的快剪服务15元一次,价格实惠,受附近老年人欢迎。不过这几个小店,环境比较一般。
记者还在一处院墙夹缝里,看到一排小店,其中有小吃店、五金店、电动车店等等。从路面上,很难看见这一排小店,经附近居民指点,才从侧面进入。刚刚过完年,这些小店也处于未开张状态。此处整体环境、物品堆放、电动车摆放,都比较杂乱。
“附近的小店数量是真不少,方便是真方便,可要说这环境……”每天遛弯顺带逛店的马师傅告诉记者,这附近多少年“都这样儿”,没什么太大变化。 居民当然也希望购物环境能变得好一点,“谁不喜欢逛逛新店,是吧。但是这些店铺,也得考虑经营成本吧,别到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
烟火气足了 烟味更呛人
“串儿确实不错,烤得很香,就是每桌都有人抽烟,我都快死在那儿了……”网络平台上看到,位于十里河的一家烤串店普遍评价很高。但许多留言的食客,在夸赞口味的同时,也指出了就餐时其他顾客的抽烟问题。
工作日晚上6点,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十里河平房小巷的小烤串店。店的位置不太好找,甚至可以说有点偏僻,但火爆程度非比寻常。一进门能看到,店里的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还有不少新来的顾客站在门口的点菜区排号。
小店的烟火气很足,但也确如顾客留言所说,店里的烟味十分呛鼻。虽然不至于说每桌都有人抽烟,但大部分桌确实都至少有一个不时抽上几口的烟民,有的甚至整桌人你一口我一口,弄得就餐区烟雾缭绕。
记者原本想在店内就餐,但等位站了一刻钟左右就有些不适。与记者同时进店的另一个小哥显然也有些顶不住,不时拿手扇着鼻子,最后还找到了烤串的店员,把本来想在店内吃的串改成了打包,记者也跟着效仿。
“烟味太重了,都有点辣眼睛。”小哥告诉记者,他是经朋友推荐才知道这家店的,今天正好在附近办事,就特意过来看看,没想到就餐环境如此恶劣,“经常抽烟的人可能不怕,不抽烟的真受不了。”
对于顾客的抽烟行为,店员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根本没有劝阻的意思,甚至有的店员自己还在店内抽起了烟。
在这家店附近的左安路,一路上也有不少人气挺旺的小餐馆。有些小店,记者从店外透过玻璃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食客正在吞云吐雾,路过的服务员也并未劝阻。
购物不便利 价签不现身
开在小区附近的小超市,小便利店,理应为居民提供便利。但记者走访发现,有的门店因为服务不到位,反而会给顾客的购物带来不方便。
在方庄南路四方景园四区西侧有一家小超市,店里的面积不算很大,但售卖的东西倒是挺全,有零食,饮料,水果,日用品等等。路过的记者本想买一瓶饮料,但走到饮料架前却有些抓瞎。货架上的饮料少说也有几十种,但价签只有寥寥几个,大部分饮料都不知道售价几何。
好不容易瞄到一个价签,记者惊喜地发现平时经常要卖三四块钱的一款饮料,这里居然只卖两块五。 刚想拿一瓶,再认真瞧了一眼价签上的字,才发现驴唇不对马嘴。价签上不知写的是哪款饮料,但肯定不是它“箭头上方”指的这一瓶。
价签混乱的问题还不止这一处,仔细对比看到,整个货架几乎没有一个价签是正好对应商品的,有的价签甚至都没有商品名,只是粗陋地拿黑色水笔写了个价钱。
“这个苏打水卖9块?”记者指着一家其他店普遍只卖四五块的易拉罐饮料,下方的价签写着“10元一听”。店员过来一看,说饮料位置都是随意放的,这个饮料是5块钱,10元一听是另外的一罐啤酒。
同一家店的雪糕柜,记者同样 没有看到价签,而冰柜里赫然放着前段时间“雪糕刺客”事件的主角,某品牌的高价雪糕。记者询问店员,这款雪糕卖多少钱,店员这时搬开了放在冰柜顶盖上的共享充电宝, 原来这款网红雪糕有价签,但被压在了下边,写着17元一根。而冰柜里的其他雪糕,则确实没有价签。
门口台阶多 还要上二楼
七小门店的不便利,还有可能出现在店门口。在西城区菜园街与白纸坊西街交叉口的西北角有一排小餐馆,种类包括家常菜、面馆、小火锅,口味比较大众,挺受附近居民的欢迎。
年过70的邓老就住在附近的建功北里,平时很喜欢去其中一家面馆吃饭。面条口味不错,价格也不贵,唯一让邓老不满意的, 是餐馆门前的长台阶。这家面馆和其他几家餐馆都位于高台之上,门前的台阶足有10级,没有无障碍坡道,就连扶手也只有最南侧才有。
“这家已经算好的了,还有在二楼的呢。”邓老指了指旁边的小火锅店,这家店门脸在一层,但是一层没有就餐区,需要接着爬20多级台阶到二楼才能就餐。邓老说,有一回孩子过来看望自己,一家人就去的小火锅吃饭,上下楼太费劲了。
有的餐馆在二楼,有的则在地下室。这排餐馆最北侧的面馆,进门之后要下20级左右的台阶,不过相比起小火锅店,这家店的台阶相对平缓,对老人稍微友好一点。
不仅是餐馆,从这里往南走几步,能看到一个小商品市场。想买东西可“不太容易”,先要爬6级台阶上一个高台,往前走才看到市场位于地下,又要下20多级台阶。有老人带着孙辈来买东西,上下台阶都要格外小心。
菜园街的餐馆和商店门前台阶高筑,还有的店门前则连便道都没有。在丰台东大街与丰管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就有包括餐馆、面包店在内的一排小门店。门前有三级台阶,台阶之下就是自行车道。有些骑手远远骑车过来,直接把车停在了台阶下,过路的人走路都得远远避开生怕磕碰。 一个刚买了面包的顾客说,这里没有便道已经是很长时间的事了,“只能自己注意安全”。